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课程代码:102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是园林专业的一门有特色的专业课,本课程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植物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二是植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三是代表性花卉育种的基本技术。开设本门课程是为了指导考生学习繁育园林植物新品种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考生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培育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用途的园林植物新品种,以适应各种绿化功能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1、熟悉植物遗传学的基本知识;
2、理解植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
3、理解并初步掌握代表性花卉的育种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
1、理解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了解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2、熟悉并掌握植物遗传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
3、熟悉并基本掌握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引种、芽变选种、诱变育种等育种途径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4、理解并掌握代表性花卉品种培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5、理解并掌握防止品种退化应采取的措施;
6、了解品种登录、审定与保护的有关规定。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遗传学、植物学及必要的生物统计知识为基础,与植物生理、花卉学、树木学等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对园林产品营销、花卉装饰等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孟德尔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的一般原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打好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遗传变异和环境(重点)
识记:遗传性;有性繁殖;遗传;变异性;变异;基因型;表现型。
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重点)
识记:连锁;交换;分离现象;分离现象出现的条件;连锁遗传;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理解: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交换的细胞学基础。
(三)DNA的化学结构与复制(重点)
识记:染色;染色值的主要成分;DNA的组成成分;DNA分子碱基的排列。
理解:DNA的复制过程。
第二章 园林植物重要性状遗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花的发育,花径、彩斑和花色的遗传;了解抗病性的遗传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花的发育(一般)
理解:花发育的完整过程。
(二)花色遗传(次重点)
识记:花色的含义;广义花色;广义花色包含的花卉种类;花色素的种类;类胡萝卜素的含义;胡萝卜素的种类;花色的母体。
应用:基因与环境的关系;温度与花色素的关系。
(三)彩斑遗传(次重点)
识记:彩斑的定义;彩斑的分布;彩斑的主要类型。
理解:规则彩斑;不规则彩斑;彩斑的来源。
(四)花径与重瓣性、抗病性遗传(次重点)
识记:花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遗传力的概念。
理解:数量性状的特征;花径的变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关系;加性作用;非加性作用;植物水平抗性遗传;植物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控制。
应用:增加花径的途径。
第三章 种质资源、引种驯化与选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在育种和绿化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种质资源的分类、收集、保存的途径和方法,理解引种驯化、选种的基本原理,掌握引种驯化、选种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种质资源(次重点)
识记:种质资源的定义;种质资源的分类。
理解:种质资源对育种工作的意义。
应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二)引种驯化(重点)
识记:引种驯化的含义。
理解:影响引种驯化的生态因子;园林植物生态型研究与引种的关系。
应用:引种的程序。
(三)选种(重点)
识记:选种的含义;实生选种的含义;单株选择法的含义;芽变选种的含义;芽变的含义与特点。
理解:选择的遗传机制;园林植物的选种目标;单株选择法的优缺点;混合选择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第四章 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杂交育种的意义;杂交育种工作步骤;远缘杂交的意义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杂交育种(重点)
识记:杂交育种定义;近缘杂交的含义;远缘杂交的含义;轮回亲本的含义;回交的含义;两性花;单性花;去雄的含义。
理解:杂交育种的分类;杂交育种选择亲本的原则;杂交采用的方式;远缘杂交的特点;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应用:杂交技术的主要环节;鉴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室内切枝杂交的关键技术。
(二)杂种优势利用(重点)
识记:杂种优势的概念;单交种、多交种、三交种的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