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教育”成就最好的我们 - 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信息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彩教育”成就最好的我们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刘子科
随着“普九”目标的实现,区域教育的重心由“有学上”过渡到“上好学”,“优质”和“均衡”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近年来,郑州市二七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立足区域特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 “以追求质量为核心、打造品牌为方向、提升服务为目的”的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以“多元共生、和而不同、优质特色、高位均衡”为核心标志的 “多彩教育”发展模式,促进了辖区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
一、“多彩教育”理念的创生。
二七区作为城乡二元结构非常典型的教育大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在正确解读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基于二七区建设现代化田园城区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构建多彩教育,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的目标。
“多彩教育”之“多”是指多样、多元,“彩”是指出彩、精彩,“多彩”意味着色彩之多、特色之多、精彩之多。所谓“多彩教育”,就是发挥教育的最优化功能,在个人层面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位受教育者做最好的自己;在学校层面坚持特色化办学,通过课程多样化、课堂个性化、评价多元化,使受教育者实现“按需选学”;在区域层面通过构建多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使受教育者获得与其全面成长及个性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社会。
“多彩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秉承 “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们”,期待真正达到“了解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教育境界。
二、“三课”建设:区域推进“多彩教育”的重点。
“多彩教育”是多元化、协同化、优质化的教育,追求让所有人享受到教育的恩泽,体验幸福的教育生活。为深入推进“多彩教育”,二七区教育体育局下发了《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切实加强“课程、课堂、课题”建设,深入推进“多彩教育”的实施意见》,强调区域推进“多彩教育”要以“多彩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多彩课堂”构建为着力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通过“三课”建设,构建多元的、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与学方式,生成开放的、独具二七标识的“多彩课堂文化”,追求“多彩教育”的共生、共创、共享、共成长。
(一)建设“多彩课程”,关照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承载教育理想、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重心和基础。构建“多彩课程”体系,关照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满足不同个体的多样化需求,是“多彩教育”的有力依托。
二七区教育局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为引领,借助北师大裴娣娜教授等专家团队的专业支持,积极探索“多彩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方法。首先是从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全区的课程建设工作,明确提出“多彩课程”要“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培养具有课程领导力的校长队伍,设计学校个性化课程方案,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选择多样的课程内容,构建多彩的课程结构,进行有效的课程实施,开展多元的课程评价,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构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组成的多彩课程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在教育局和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构建了学科类、实践类、艺体类、科技类和生态类等多元课程体系,包含神奇的机器人搭建、翰墨书法、巧手陶艺、翻飞花毽、美丽丝网花、儿童电影院、小主持人培训基地、体育游戏、快乐书吧、魔方天地、智慧棋趣、杂粮手贴、校园速写、快乐校园DV等60余项特色课程,让学生通过“走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多彩课程”享受童年的欢乐。
(二)构建“多彩课堂”,成就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幸福。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践行“多彩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多彩课堂”是尊重差异、鼓励特色、释放个性、精彩纷呈的课堂。它不是模式,而是一种多元和谐、动态生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状态,它应该体现出“三重课堂境界”:第一重境界:固本强基,打好基于标准、以学定教之“底色”;第二重境界:尊重差异,凸显个性张扬、特色鲜明之“亮色”;第三重境界:生态发展,追求轻负高质、生命幸福之“绿色”。在践行“多彩课堂”的过程中要特别抓住三个关键点:设置层次化的学习目标;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多彩课堂”,反映的是共同的课堂追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追求的是生态的课堂文化:呵护生命,关照成长。
在精耕“多彩教育”、构建“多彩课堂”的过程中,涌现出了陇西小学的舒展课堂、幸福路小学的幸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