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前两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模块上册前两单元与第六单元前两课测试题(2016.3.22)
一选择题ǒng) B.荼(tú)毒生灵 奖券(quàn)
C.盛(shèng)饭 破绽(dìng) D.沙砾(lì) 饿殍(piǎo)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纹身 诡谲 燠热 源远流长 B.桥蹲 碑贴 崭新 摇摇晃晃
C.简炼 奖卷 油腻 千沟万壑 D.更迭 既使 灌概 千钧一发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卖奖券的流浪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地吃了起来。
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20.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拟人)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拟人)
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比喻)
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比喻)
21.下列对《诗经二首》的赏析,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
A.“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语意双关,表面上赞美彤管的红润、光泽,实是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和爱慕。
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骙(kuí)骙翼翼静女其姝,。爱而不见,。
静女其娈,。彤管有炜,。
自牧归荑,。匪女之为美,。①鼓: ②作: ③既: ④让:
2.上文中描写曾皙神情动作的句子是 ,可见其从容不迫的样子,这与课文中描写子路 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文中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三子者”志向的共同点是什么?曾皙理想的核心又是怎样的?
4.根据文意,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哂由”,是因为子路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逊。
B 五个反问句,明确表示了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也是治国理政。
C 孔子认为,“三子者”都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虽然他们的态度不一样。
D 孔子对曾皙的鼓励和赞扬,是因为曾皙的态度最恭敬、最谦逊。
5.翻译下列句子。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一éng,绽zhàn)
17、A(B.桥墩 碑帖;C.简练 奖券; D.即使 灌溉)
18、A(B.“食不果腹”不能带宾语;C.“海誓山盟”只能用在情人或夫妻之间;D.“相敬如宾”只能用在夫妻之间。)
19、B(A.“瓢泼”和“淅淅沥沥”矛盾。C.“防止”和“免遭盗窃”否定适当。D.“势必”和“将”矛盾。) 20、(B.比喻)
21、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22、B.(A.莫——暮;C.匪——非,女——汝;D.希——稀)
23、D(B.孔子在政治上没有大作为,不能称之为杰出的政治家。C.所谓观其大略,不能等同于走马看花、漫不经心的读书方法。)
二、1、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2、俟我于城隅 搔首踟蹰
3、风、雅 赋、兴 4、语录体 儒家 大学》 《孟子》
5.象形 形声
四、 2.答:相似点: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 用这个比喻赞美了红柳对防风固沙,保护环境所作出的贡献。
3.答:运用了衬托和拟人的手法。 用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在雪域高原中的珍贵。 “微笑”一词将红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时,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4.答:写活了司务长说话时理直气壮的情态,从反面揭示出砍伐红柳事件的可悲,更能引发人的思考。
5.答: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是“离太阳最近”的树;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