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皮肤性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 第二临床学院.doc

发布:2017-08-16约5.0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皮肤性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四年制本科护理学等专业使用) Ⅰ 前言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较强的临床二级学科,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的科学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20学时,其中理论课20学时。 四 教材:《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学军 8版,2013年。 II 正 文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皮肤的组织结构,学习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 (二) 熟悉:皮肤的组织结构。 (三) 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三 教学内容 (一) 表皮各层的组织结构:表皮各层、真皮、皮下组织。 (二) 皮肤附属器的结构:毛发与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甲。 (三)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皮肤性病症状与体征,特别是皮肤性病的症状与体征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上重要意义。 二 教学要求 掌握:皮肤病性病的体征(皮损) 熟悉:皮肤病性病的症状。 (三) 了解:皮肤性病的诊断。 三 教学内容 (一) 皮肤性病症状:瘙痒、疼痛。 (二) 皮肤性病的体征:原发性皮肤损害、继发性皮肤损害。 (三) 皮肤性病的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第七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皮肤病性病的外用药物疗法及治疗原则,根据皮肤病性病的表现正确选用各种外用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介绍外用药物治疗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皮肤病性病的主要内用药物疗法。了解物理治疗如电疗法、光疗法、微波、冷冻疗法在皮肤性病中的应用。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各种外用药物的种类、剂型及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二) 熟悉:外用药物治疗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皮肤病性病的主要内用药物疗法。 (三) 了解:物理治疗如电疗法、光疗法、微波、冷冻疗法在皮肤病性病中的应用。 三 教学内容 (一) 外用药物的种类。 (二) 外用药物的剂型。 (三)外用药物治疗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四)皮肤病性病的主要内用药物疗法;物理治疗如电疗法、光疗法、微波、冷冻疗法在皮肤病性病中的应用。 第九章 病毒性皮肤病 一 教学目的 在学习完皮肤性病学总论的基础上,介绍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分型,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寻常疣、扁平疣、跖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引起常见病毒性皮肤病的病原体;初发型单纯疱疹的常见类型,复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 熟悉: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分型;初发型单纯疱疹、寻常疣、跖疣及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 (三) 了解: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 三 教学内容 (一) 单纯疱疹:病因、发病机制、初发型单纯疱疹的常见类型、复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 带状疱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三) 各种疣: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 一 教学目的 在认识真菌形态的基础上,学习真菌性皮肤病的定义、分类,真菌病实验室检查方法,头癣、体股癣、手足癣和甲真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真菌的基本形态、头癣、手足癣和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头癣、体股癣和手足癣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二) 熟悉:真菌的分类,真菌病的实验室检查、甲癣、甲真菌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 了解:引起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传染方式、鉴别诊断。 三 教学内容 (一) 真菌:分类、实验室检查。 (二) 甲癣、甲真菌病: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 头癣、体股癣、手足癣: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十二章 动物性皮肤病 一 教学目的 介绍疥疮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