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因素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影响.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炮制实验研究设计炮制因素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影响院 系药学院班 级2012级中药学(专升本)一班姓 名周 雪学 号2012129048河南中医学院二零一三年六月炮制因素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影响(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46)摘要?目的:探讨炮制因素对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HPLC-DAD技术,ZorbaxSB-C18 ODS反向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和276 nm。测定了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甘草和炙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甘草经蜜炙后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增加(P0.01)。结论:炮制因素可显著增加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关键词甘草甘草苷甘草酸炮制高效液相色谱甘草系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ienxisFisch)的根及根状茎,俗称灵草、蜜甘、蜜草、国老、甜草等,性味甘平,能调和诸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甘草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甘草和炙甘草之分,其中甘草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炙甘草又名炙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1]。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制、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2]。在古代方剂中甘草与炙甘草应用区别明显:甘草性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而甘草经蜜炙后味转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炙甘草能抗多种心律失常;甘草和炙甘草的调节免疫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蜜炙甘草的调节免疫作用显著强于甘草。炙甘草应为临床补气用甘草的最佳炮制品,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3]。由此可见,甘草经炮制后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其性味功能也有所改变。我们以甘草中最主要的2种有效成分甘草苷(liquiritin)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为检测指标,采用HPLC-DAD法比较甘草炮制前后这2种成分含量的变化,从化学成分角度来探讨中药炮制的合理性、科学性。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Shimadzu 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包括SCL-10Avp System Controller、SPD-M20A 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LC-10 ADvp泵、FCV-10ALvp四元低压梯度洗脱系统、LC-Solution色谱数据工作站;梅特勒托利多AE240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Millipore超纯水机;超声波清洗器(型号SK250LH,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美国J.T.Baker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皆为分析纯。1.2 试药对照品甘草苷(批号及甘草酸(批号由上海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甘草(批号产地:甘肃)及炙甘草(批号产地:甘肃)药材购自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杜长俊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真品。甘草和炙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的炮制加工品。2实验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反向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250 nm和276 nm。进样量:20 μl,流动相:A为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用前超声脱气30 min,洗脱程序见表1。记录65 min色谱图。理论塔板数按甘草苷和甘草酸峰计应不低于4000。表1 梯度洗脱程序时间(min)流速(m·lmin-1)A(%)B(%)01.0301.0501.0651.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甘草苷对照品3.68 mg、甘草酸对照品2.46 mg,用70%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于5 ml棕色容量瓶中,得甘草苷0.736 g·L-1及甘草酸0.492 g·L-1的0号混合对照品标准贮备溶液。从中精密量取适量,用流动相配成甘草苷浓度为 0.368、0.184、0.092、0.046、0.0184、0.0092 g·L-1及甘草酸浓度为0.246、0.123、0.0615、0.03075、0.0123、0.00615 g·L-1的1~6号混合对照品贮备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甘草粉末及炙甘草粉末(过60目筛,烘干至恒重)各0.2 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0 ml 70%甲醇,称定重量,室温放置1 h后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