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吉思汗和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独立识字学词。认字4个,正确写字11个。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用情节曲线把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1:独立识字学词。认字4个,正确写字11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学习用情节曲线把故事情节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因为冲动而做错了事,过后又很后悔呢?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简短的交流之后,指名发言。
师: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气、发怒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态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故事。
(1).(出示成吉思汗的照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2).你对这位历史伟人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3、师出示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和生一起学习。
过度:成吉思汗是叱咤风云的一代天骄,鹰是草原上正义的象征,是草原人民的左膀右臂,这位伟人成吉思汗和他的鹰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师板书,生齐读课题)师生一起学习写鹰这个字。
(点评: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养成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习惯,实现资源共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我会认和我会写的字,找学生领读,正音。
开火车认读生字。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师板书关键词语)
师小结:在一次狩猎中,成吉思汗口渴难忍,好不容易找到了水源,但是四次接水都被鹰打翻了。于是,成吉思汗气急败坏,把那只鹰射杀了。当他知道真相后,感到懊悔不已。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这则故事全文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写,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指名读课文。
2、出示小“金钥匙”,在老师的帮助下画情节曲线。
2、师小结:同学们,故事有发生、发展、高潮、结束几个情节,把这几个情节用曲线表示出来,就是情节曲线,画情节曲线有利于把握课文的发展脉络。
四、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至第8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2至8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画出相关词句。(联系课文内容分析)
小结:(1)这只鹰是成吉思汗最喜欢的,以及这只鹰的特点。
(2)成吉思汗打猎的时间很长,当时天气很热,成吉思汗口渴的厉害。
(3)成吉思汗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泉眼,但是泉水非常少。
师: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的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紧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练习,巩固知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