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双季稻镉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PAGE
PAGE1
《双季稻镉污染控制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9年10月17日,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2019年度江西省第七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双季稻镉污染控制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
2.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主要起草人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张标金
男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主持
夏文建
男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陈院华
男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昌晓宇
女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涂田华
女
副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董爱琴
女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谢杰
男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张祥喜
男
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聂根新
男
副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严松
男
研究员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聂元元
男
研究员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张丽芳
女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参与实验验证和文本完善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大幅度增加,采矿、冶炼和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及城市污水的排放,有毒重金属在农田中快速积累。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于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6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镉(Cadmium,Cd)点位超标率高达7%;而在耕地中,Cd在所有污染物中排第1位。镉等有毒重金属在某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严重的农田污染源。目前中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据统计,1998年我国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1000万t,另有1200万t粮食污染物超标,二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早在10多年前,我国明确认定的镉污染区就超过20个,并且有11处污灌区土壤镉含量达到了生产“镉米”的程度。
江西省耕地镉污染也非常严重。据报道,大余县污灌引起的镉污染面积曾达5500hm2,其中严重污染面积占12%,其土壤中镉含量平均值为1.49mg/kg,最大值为5.03mg/kg(崔力拓等,2006;柳絮等,2007)。江西省德兴矿集区土壤中镉含量的检测结果发现,其平均值为0.275mg/kg,最大值为8.330mg/kg(陈翠华等,2007)。江西省赣州地区污染农田土壤中镉含量的平均值和最大值更是分别高达2.46mg/kg和30.0mg/kg(崔力拓等,2006;柳絮等,2007)。它们的均值都大于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风险筛选值,最大值则都远大于风险管控值。
双季稻是江西省最主要的种植制度,历年双季稻播种面积都超过3500万亩,大约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4%以上(2017年江西统计年鉴)。江西是国家稻米商品粮的主要输出省份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确保稻米的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两个确保”要求的重要内容。镉污染是我省稻米主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之一。双季稻镉污染控制决定了我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针对江西双季稻田镉污染现状和特点建立水稻镉污染控制技术规程是有效防控发生稻米质量安全事件的重要举措。
目前,农业农村部针对稻米的质量安全制定了NY/T1752-2009《稻米生产良好农业规范》、NY/T2410-2013《有机水稻质量控制》、NY/T3176-2017《稻米镉控制田间生产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但在应用于江西双季水稻生产时,并不能完全适用。按照现有的技术规范,仍难以确保我省稻米完全符合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关于稻米镉含量应≤0.2mg/kg的国家强制标准。因此,根据江西省稻米产业发展需求和农田镉污染现状,有必要制定江西省《双季稻镉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以指导和规范中轻度镉污染地区双季水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