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 739-2013 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4约1.13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21

备案号:41017-2014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739—2013

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TechnologyRegulationofOrganicDoubleCroppingRice

2013-11-21发布2014-02-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6/T739—201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1

5栽培技术 2

6病虫草害防治 6

7收获、运输、贮藏要求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有机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及方法 12

II

DB36/T739—2013

前言

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本标准由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兰根、李祖章、郑立平、张爱民、何俊海、罗林广、姚英娟、刘增兵、张灿权。

1

DB36/T739—2013

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农业双季稻生产的有关定义、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运输、贮藏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有机双季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3.2

安全排水期

稻田施肥及施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

4一般要求

4.1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

4.2转换期

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

2

DB36/T739—2013

4.3平行生产

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

4.4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4.5肥料使用准则

4.5.1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5.2不应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未经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商品有机肥料。

4.5.3不应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

4.5.4附录A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4.5.5安全排水期5d~7d。

4.6农药使用准则

4.6.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

4.6.2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

4.6.3可以使用经认证机构有机认证的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4.6.4附录C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及方法。

4.6.5安全排水期5d~7d。

4.7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用抗虫、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并注意定期更换。不应使用转基因品种。

5.2产量结构

早稻:有效穗数20万/666.7m2~24万/666.7m2,每穗粒数80粒~12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6g~27g。晚稻:有效穗数18万/666.7m2~22万/666.7m2,每穗粒数100粒~150粒,结实率85%~95%,千粒重26g~28g。

5.3生育指标

早稻:3月15日~3月30日播种,基本蔸1.8万/666.7m2~2.2万/666.7m2,基本苗4万/666.7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