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十八章╲t骨肿瘤病人的护理.doc

发布:2017-12-27约2.8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十八章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是指骨组织及骨附属组织发生的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即转移瘤。良性肿瘤较为多见,骨肉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经血、淋马转移而来的继发性肿瘤也较多见。 第一节概述 分类和病理 1、分类 (1)按肿瘤来源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本身的肿瘤,继发性骨肿瘤是指发生在其他组织或密报恶性肿瘤经不同的方式转移而来。 (2)按肿瘤细胞来源分类:可分为成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性、脉管性和神经性等。 (3)按肿瘤细胞所显示的分化类型及所产生的细胞音质分类:可分为良性、恶性及少数的临界瘤。 2、病理 骨肿瘤的外科分期是结合外科分级(G)肿瘤区域(T)及转移(M)来进行的。 G代表肿瘤性质,G0为良性,G1低度恶性,G2为高度恶性。 T代表肿瘤范围,T0为囊内,T1为间室内,T2为间室外。M代表转移,M0无转移,M1有转移。 根据G、T、M情况进行外科分期,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程度。 临床表现 1、疼痛和压痛 疼痛和压痛程度不一,良性肿瘤疼痛及压痛不明显、局部发现肿块时无疼痛和压痛、边界清楚。恶性肿瘤,疼痛及压痛开始较轻,以后显著,最后形成剧烈疼痛。 2、肿块和肿胀 良性骨肿瘤局部肿块,质硬,而肿胀不明显。恶性骨肿瘤不仅出现肿块,常在长管状骨干骺端肿胀明显,皮肤发热,局部表浅静脉怒张,表明肿瘤血管丰富。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近关节的骨肿瘤易引起相关关节功能障碍。邻近大血管神经的骨肿瘤可压迫血管神经引起相应的表现。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可出现截瘫。 4、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骨干的肿瘤,破坏骨质,易发生病理骨折。骨端的骨肿瘤,关节骨遭到破坏,可引起关节脱位。 5、转移表现 骨肿瘤可通过淋巴或经血行转移至附近淋巴结和肺、脑和肝等。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X表现 骨肿瘤基本改变骨质的破坏或吸收,有些骨肿瘤表现为骨的沉积,称为反应骨。这各肿瘤产生类骨,称为肿瘤骨。 骨膜反应:骨内生长的肿瘤,可刺激骨膜出现骨膜反应,若骨膜被肿瘤掀起,在骨膜下产生三角形新骨,称为CODMAN三角,多见于骨肉瘤。若骨膜掀起为阶段性或成层状,形成的骨沉积,X线出现葱皮样改变,常见于尤文肉瘤。若骨肿瘤生长迅速,长出骨皮质,伴有血管长入,自骨皮向外放射,肿瘤骨与反应骨呈“日光射线”影像。 病理性骨折 恶性骨肿瘤常规拍胸片。 (2)其他:CT、MRI、锝可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2、实验室检查 骨肿瘤病人,除全面化验检查外,注意检查血钙、血磷、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骨组织迅速破坏时,血钙增高;成骨性肿瘤血清碱性磷酸酶,如骨肉瘤,男性酸性磷酸酶增高,提示骨肿瘤来自晚期前列腺癌。 3、病理检查 切开活检;穿刺活检。 治疗原则:根据骨肿瘤性质、病变部位和范围、有无转移等选择治疗方案。 1、良性骨肿瘤 一般手术切除。 2、恶性骨肿瘤 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术后化疗、放疗、免疫及中药治疗,力争既切除肿瘤又保全肢体。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心理障碍一般比较严重,从确认到正确接受治疗有一个过程,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病人进行交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对肿瘤的认识和态度,多与病人交谈,要同情、关心、开导病人,尤其近年来骨肿瘤治疗的进展,使其对骨肿瘤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和配合治疗。 2、加强营养 鼓励病人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对进行化疗病人食欲极度低下的,更应注意营养,必要时行营养疗法。 3、疼痛护理 恶性骨肿瘤疾病比较严重,轻痛可保持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等。较重的疼痛可按“三级止痛”方案止痛,一级止痛是应用非麻醉性药物,用于一般疼痛;二级止痛应用弱麻醉性药物,如可待因,用于中度疼痛;三级止痛应用强麻醉性药物,如吗啡,用于持续性剧痛。防意外损伤。 4、化疗病人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注意血液变化,加强病人营养等。 5、术前护理 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必要的准备,下肢手术病人在术前2周开始股四头股收缩练习,术前3日开始备皮;骶尾部手术术前3日开始服肠道消炎药,术前日晚和术日晨清洁灌肠等。 6、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手术部位有无出血和感染;石膏固定病人加强石膏护理。 体位:术后卧们首先取决于麻醉,之后一般患肢抬高,膝部术后膝关节屈曲15度,踝关节屈90度,髋关节外展中立或内旋位。 控制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术后疼痛护理:重视病人术后伤口疼痛,适当止痛有利于病人休息。但要注意术后3日疼痛不减,反而加重,体温增高。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感染可能性极大。、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忧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节常见骨肿瘤 一、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