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doc

发布:2018-11-27约3.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教学整合 辽源十中 王明月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思品教师,深知信息技术在思品课上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关键字:思品课 信息技术 整合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师,如何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中学思品学科教学中,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思品学科的整合呢? 一.新授课的导入可与信息技术整合 初中思品课本身枯燥无味,如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平时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七年级上册《日新又新我常新》,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名同学的成长记录,这段记录从他咿呀学语、幼儿玩耍、学写数字汉字、学习计算和作文的不断提高、不断成长的历程。顿时引起同学们的回忆,这时我便乘势让学生纷纷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可见,正确适时的运用多媒体将乏味的课堂顿时变成了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乐园,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知识点讲解可与信息技术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课上讲,学生课下背这种清一色的方法单一的手段。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思品课的学习极其被动是一种“不得不”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潜能,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的有效途径。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被动学习,深奥抽象的理论让学生忘而怯步,单调的授课方法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习对象的不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丰富有效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究,乐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获得新知识,自主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参与合作自主创新的能力。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题《学会调控情绪》一课中,教学难点是“情绪表达需考虑他人感受”,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生活的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这个道理,于是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情绪发泄的flash,其中的主人公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发泄情绪,影响了周围人的感受和生活,flash诙谐幽默,学生在欢笑中了解了情绪表达时要注意的种种问题及给他人带来的危害,并记忆深刻,效果极佳。Flash的运用巧妙的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解决了教学的整合点。 2.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和内涵。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如我在讲授《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一课时便利用信息技术把收集到的学生平时的课余生活(包括高雅生活情趣和庸俗生活情趣的例子)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等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创设体现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反应很热烈,引起极大兴趣。教师根据情境创设问题问学生:“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是否表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你认为什么是高雅生活情趣?” (把问题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利用情境创设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讨学习,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主题,利用情境把学生带入课堂。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是高雅生活情趣”、“学生平时的课余生活哪些是高雅生活情趣”,并让学生到讲台黑板板书记录下来,加深学生印象,讨论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高雅生活情趣,从而明确思想,提升自我去指导行动。这样知识点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 3.与时俱进,尽显时代气息 计算机有着丰富的表现功能,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于在明理、导行中突出重点,突破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