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第一章试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7-02-01约1.27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 )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 )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 )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 ) B.唯心论 ( ) C.二元论 (√) D.不可知论 ( )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 B.结构性 ( ) C.运动 ( ) D.客观实在性 (√)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 )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 )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 ) 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 )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 )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 C.语言的产生 ( ) D.劳动 (√)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 13.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 ) B.绝对性 ( ) C.直接现实性 (√) D.客观实在性 (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 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1分)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 )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 ) 1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 )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 )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 17.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 ) D.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 ( ) 18.《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