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课件.ppt
波動與光學
前言
牛頓提出光線是“發光的物質上散發出的極其
微小的微粒”
牛頓環
“光線有時候不是像鰻魚一樣運動嗎?”
1801年(19世紀),托馬斯•楊的著名的雙孔干涉
試驗
菲涅耳等人的實驗和理論工作圓滿的解釋了光的干
涉、衍射及偏振現象
傳播光的介質是什麼?
19世紀中葉,光的電磁理論建立
19世紀末,邁克耳孫-莫雷的零結果實驗
1905年,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建立
光的物理本性
光是電磁波——可以獨立存在的物質,傳播無需
介質。
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
本篇主要內容
第1、2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以牛頓力學為
基礎)
第3~5章:波動光學的基本規律——干涉、衍
射和偏振
第一章振動(Vibration)
前言
物體在一定位置附近所作的來回往復的運動
——機械振動
例如:一切發聲體、心臟、海浪起伏、地震以及晶體中原
子的振動。
廣義振動:任一物理量(如位移、電流等)在某一
數值附近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化。
例如:電路中的電流、電壓或電場中的電場強度和磁場中
的磁感應強度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化——電磁振動或電磁
振盪等。
簡諧運動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
合成
簡諧運動複雜振動
分解
簡諧運動是研究所有複雜振動的基礎。
1.掌握簡諧運動的特點和振動函數中各物理量(特
別是相位)的意義;
2.掌握用相量圖法來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3.掌握簡諧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4.理解同方向、同頻率振動合成的規律;
5.瞭解同方向、不同頻率振動合成的規律。
重點:簡諧運動以及相應的模型——彈簧振子
難點:振動相位的理解和計算
§1.1簡諧運動的描述(運動學部分)
定義:物體運動時,如果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
位移)按余弦函數(或正弦函數)的規律隨時間變化。
Fkxma
k
2
m
令a2x
d2x
2x
dt2
運算式:x(t)Acos(t)
1.振幅A: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
(限定運動的範圍)
2.角頻率ω:振動週期T
xAcos(t)Acos[(tT)]
Acos[tT]
由於余弦函數的週期為2,故
21
T2T
T2
振動的角頻率:表徵振動的快慢。
3.相位x(t)Acos(t)
(1)(t)是t時刻的相位
一定的相
[0,2]或[,]
一定的運動狀態
在說明簡諧運動時,常直接用相位表示質點的某一
運動狀態。
(2)是t=0時刻的相位——振動的初相
由對時間原點的選擇所決定
例如
1.若選物體到達正向極大位移的時刻為時間原點,
即t=0時,
x(0)AAcos
0
2.若選物體到達負向極大位移的時刻為時間原點,
即t=0時,
x(0)AAcosFF
--AAOOAAxx
x(t)Acos(t)彈簧振子
v
m
x(t)Acos(t)A
v
d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