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大材料科学基础Ⅱ课专题报告一题库.doc

发布:2017-03-14约3.2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相图绘制方法及应用探究 相图绘制 相图概念 2 相图测定原理 化学化工领域 9 硝酸钾生产 9 矿物学领域 10 材料设计领域 11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2 相图概念 在一个多相体系中,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变化,使相的种类、数量和组成也相应地在变化。如果将这种变化用几何图形来描述,这种图形就可以反映出该体系在一定的组成、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平衡时所处的状态,反映出该体系在平衡状态下的相态,即反映出该体系内有哪些相,每个相的组成以及各相之间的相对数量等等。这种几何图形称为相图,也称状态图或平衡图。相图便是处于平衡状态下体系中的组成分、物相和外界条件相互关系的几何描述。相图中的点、线、面、体都代表着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平衡体系中的各个相、相组成和各相之间相互转变的关系。 相图测定原理 测定就是通过实验测量和观察来确定材料中的相平衡关系,并绘制出相图的科学研究。在,每一个区对于材料一定的平衡状态。当跨越不同的相区时,就会出现组织状态的,或者出现新相或者旧相。该所伴随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利用这种变化就可以测定出材料的相关系。 随着研究技术的,测量方法越来越多综合来看,可以将众多的方法动态法和静态两大()测定中,结果的与所使用的方法及本身的精度有密切。一种可能适合这个体系而不适合另外的体系。选用测量方法综合考虑在体系相变过程中所测量的量的变化大小和仪器对变化的灵敏程度。的普遍的方法动态法中的热分析法和中的合金法、扩散偶分析。1.步冷曲线法 当将体系加热或冷却时,如果没有相数和特性的转变发生,则记录时间—温度的曲线应该是一条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光滑曲线。当体系一旦出现某种转变,由于发生转变时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的热效应,故使加热或冷却曲线上出现转折或水平直线。这样,便可根据这些转折点或停顿点确定转变的温度,其中加热曲线法是测定体系从低温逐渐均匀加热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而冷却曲线(步冷曲线)法则是测定体系从高温逐渐均匀冷却过程中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冷却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组成和所对应的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组成,纵轴上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绘出相图。如果试验的组成点增加,可以提高相图的精度。采用加热曲线法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有时加热曲线法和冷却曲线法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差热分析曲线法 图为一个假定二元系相图和相应组成的加热DTA曲线,利用这DTA曲线和A、B两纯组分的熔点便可绘出此二元系相图。先找出各DTA曲线上与相图上液相线对应的点,除曲线4和5外,每条DTA曲线都有一个最高温度吸热峰,峰的尾部很陡,说明试样已全部变为液相,峰尾部回到基线时的温度就是相图中液相线上对应点的温度。将所有DTA曲线的最高吸热峰的尾和基线的外推交点连接起来,便是相图的液相线。曲线4只有一个峰边很陡的尖锐吸热峰,说明试样组成是低共溶点组成,峰顶对应温度为低共溶点温度。曲线5也只有一个尖锐吸热峰,是具有一致熔融化合物γ的熔融热效应峰,峰顶温度为化合物γ的熔点。同样,在曲线2和3上可找到有化合物β的不一致熔融的相变吸热峰及其相应的温度。在曲线3上还有表征低共溶温度的吸热峰。其他曲线都可按类似的分析,得出T1是β和γ两化合物的低共溶温度,T2是γ和δ两化合物的低共溶温度,T3为β化合物的不一致熔化温度。最后,将所有DTA曲线上相同性质的点连接起来,就可绘出下方的相图。 3.热膨胀曲线法 由于物质相变时常常会发生体积变化(或长度变化),这样,便可以测量其长度随温度变化的膨胀曲线,由曲线的转折点找出相应的相变点。将一系列不同组成试样测定的膨胀曲线的转折点在相图上找出一系列对应点,并将同类的点连接起来,便可绘出该体系相图。热膨胀法研究相平衡时容易出现过冷和过热现象,必须采用低速率加热和冷却法以减少误差,同时用其他的测定方法配合,将会得到更好效果。 4.电导(电阻)法 物质在相变前后的电导率或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测定不同配比试样的电导率或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然后根据曲线上转折点找出相图上的对应点,即可绘制出相图。 电导法或电阻法不是测定相变时的热效应,所以测定时温度可以任意缓慢地改变,即在接近乎衡状态下进行便可以了。 5.热质量法 热质量法(TG)是测定物质在程序控温下质量随温度或时间而改变的测量技术。物质的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都会引起试样质量的改变。所以,当体系中包含有能分解或变价的组分时,便可以用热质量法测绘相图。 二、 1.淬火法2.X光探测法 照射时,不同种类的结晶具有不同的反射图样。结晶的反射特性图样,可以分辨出的种类,如果结晶的种类相同,而晶格空间不同,也可以分辨出来多合金的时,即可将此合金的特性反射图样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