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写话和作文个性化.doc

发布:2018-10-06约3.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写话和作文个性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实际就是这一“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的成果;作文,实际就是在用笔说话。个性化作文,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要有创造性。   因而,激发说话欲望,鼓励学生写出要说的话、写下说出的话,也就成了个性化作文形成的关键。简单说,要实现作文个性化,应该把“写话”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为此,本文针对6年制小学作文教学提出几点想法。      一、小学1-2年级:不要过早规范语法,而要大胆鼓励非常规句子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写话”,而不把它称为“作文”。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写出完整的文章。从这种称呼上,就可以直接感觉到,让孩子把平时所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过早纠正所谓的语法错误。因为这样做,极有可能使学生丧失说话、写话的勇气,不利于用笔说话这一写作习惯的养成。   在小学生刚刚练习用文字说话的时候,应该以鼓励“说出”为主要目标,以便于培养孩子们用笔写话的兴趣和习惯。“说出”是很重要的一种理念。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发言”,即是“表述”,即是“说出”。美心和美文之间,“说出”起到重要的关联作用。   怎么做才能不阻碍孩子们“说出”呢?至少,在作文指导上,要避免过早规范语法。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过多过早纠正病句。实际上,在语法规则审视下的所谓病句,并非一无是处,有些病句,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作文离不开想象”这一观念下,不应该对这些病句一批到底。   在调查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语文教师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严查“病句”、痛批“病句”。这种行为极大伤害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有一位老师则不然,他艺术地处理了学生作文的“病句”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他的一位学生,在描写小鸭子的时候,这样写道:“小鸭子游哇游哇游到了白云里。”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让这个学生出声地读这段,学生们都笑了。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哇?”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应:“小鸭子不能在云里游”“小鸭子不会飞”“小鸭子,不是丑小鸭,变不成天鹅。”若不是亲眼看到,真的很难相信,这是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堂,学生们的回答头头是道。老师待到学生把笑的原因基本说出,渐渐静下来的时候,对那个被笑的学生说,“你说说,为什么让小鸭子游在白云里?”“我错了”孩子小声说。此后,这位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表现出很强的教学艺术,“你是因为同学们笑,才这么说的么?”,“是”。“你不要怕被笑,说说你为什么让小鸭子游到白云里。”“我写作文的时候,在纸上画了一个小鸭子,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又画了云,画着画着,我觉得小鸭子在云里很好看,就写了。”“噢,原来是这样,你这样一说,我觉得你写得很好,也很美,那你能不能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告诉别人你不应该被笑呢?”“能!”孩子脸上的羞涩立刻换成了自信。   这位老师接下来对所有同学鼓励说,把心里话、心里想的写出来,这是一个好习惯。我们说,这位老师至少有这么几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把写真话,写自己的话这一思想从作文起步时就牢固的树立起来;二是不把作文课当作语法课,而是抓住“语病”,使作文的“说出”理念,在潜移默化的对话之中渗透在学生心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这是很成功的。   写话,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是作文教学的任务,对高年级而言,是作文教学的方法。      二、小学3-4年级:不要过分要求章法,而要大胆鼓励非常规表述      所谓章法,简单说就是指以句子为基础,连句成段、连句成文的规则。小学3、4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就是训练学生把真话连缀成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要求说:“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这里的“中年级”即相当于小学3、4年级,我们看到,“写片断”是这一学习时期的重点。在这个文件中,还具体的谈到,3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4年级要“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综合看来,写有顺序有条理的片断,是这一时期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有条理有顺序呢?   我们经常用“行云流水”来形容连贯性很强的文章。水有脉而文有理,条理和顺序就是文脉,如果说,“说出”开掘了文脉的源头,使文思泉涌,让作文活了起来,那么“写片断”就应该使这源头活水流得水到渠成,脉络分明。水脉的形成是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