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范里安第十八讲垄断行为.ppt

发布:2017-07-25约3.26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五章 垄断行为 第二十五章 垄断行为--主要要点 价格歧视(差别)的类型 三类价格歧视定价的计算 搭售定价的计算 两部制定价的计算 垄断竞争 产品差异化 垄断价格如何形成? 目前为止,垄断被认为是生产者以一个相同的价格卖产品给消费者。这就是统一定价。 垄断厂商是否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尝试不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可以决定价格 垄断统一定价失去了一部分消费者 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称作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的产量,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 生产者按他可能索取的最高价格(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出售每个单位产品。 不存在任何消费者剩余 此时帕累托有效。因为生产者在消费者愿意购买产品的意愿下,实现了自己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不同的人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卖给特定个人的每单位产量产量却按相同的价格出售。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 一类价格歧视给予了垄断者所有可能的收益,使得消费者剩余为0,并供给了有效数量的产品。 二级价格歧视 也称作非线性定价。 每单位产品的价格不是不变的,取决于购买的数量。 厂商将价格与数量组合在一起,出售产品。 厂商向市场提供不同的价格—数量组合,诱导消费者自己去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组合。 厂商无法区分消费者,消费者自选择。 典型例题:I:P=16-2X, II:P=20-X,MC=0 求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定价方案。 课后习题: 1.某产品市场有一个垄断厂商及5个消费者。第1和第2个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需求函数都为P=20-Q;其余3个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需求函数都为P=16-2Q。垄断厂商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0。如果垄断厂商实施第二级价格歧视,求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定价方案、厂商总利润及每个消费者净剩余。 练习册:P226,25.6 三类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不同的人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卖给特定个人的每单位产量却按相同的价格出售。 假设: 垄断厂商能够把消费者分为两类,即两个市场1和2,并且能按不同的价格向他们出售产品。每个市场的消费者不能转手倒卖这种产品。 y1 是市场1的供给量。市场1的反需求函数是p1(y1)。 y2是市场2的供给量。市场2的反需求函数是p2(y2)。 C(Y1+Y2)是厂商的生产成本。 三类价格歧视 对于供给水平y1 和 y2 企业的利润是 当y1 和 y2 为什么值时,达到利润最大化? 三类价格歧视 三类价格歧视 三类价格歧视 在哪个市场垄断厂商会设定一个更高的价格? 三类价格歧视 典型例题:P365 搭 售 搭售:就是将相关的产品打包销售。 为什么要搭售? 如何搭售? 典型实例:软件开发商开发了几款不同的软件工具,但无法实施价格歧视,如何制定销售策略? 此时搭售有意义吗? 什么时候搭售比分别销售有利呢? 什么时候搭售比分别销售有利呢? 两类消费者的需求是负相关的,即他们的保留价格是相对相反的。 两部制定价 两部制定价与价格歧视相关,也是一种剥夺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方法。 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产品预先付一定的费用,然后消费者再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产品付一个额外的费用。 二部分定价机制称作二部收费制。 典型实例: 两部制定价: p1 + p2x P1:入门费,一次付清的费用 P2:使用费,消费者再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产品付一个额外的费用 如何定价? 高入门费,低使用费? 低入门费,高使用费? 二部收费制如何定价? 只有一类消费者 有二类消费者 只有一类消费者: 假设:需求是线性的,MC是常数 令 使用费为P2=MC,入门费P1=消费者剩余 图示 结论:厂商将全部消费者剩余占为他的利润。 有二类消费者: 假设:需求是线性的,MC是常数 厂商只能定一个入门费和使用费 此时 使用费P2=?,入门费P1=? 图示 结论:有二类消费者时,厂商应将入门费等于需求较小的消费者的剩余,使用费定得高于MC。 上海计算机中心每个时期都从出售以每秒钟P分的价格无限制使用计算机的权利得到一笔固定的租费收入。 假设中心有相同数目的两类潜在顾客——10家企业和10个学术机构。每家企业的需求函数Q=10-P,其中Q以每月百万秒计;每个学术机构需求函数Q=8-P。 中心的边际成本为每秒2美分,不管总量是多少。问题如下: (a)假设你能将企业和学术机构分开,你对各组要的租费和使用费各是多少?你的利润是多少? (b)假设两部收费,即定一种企业客户和学术机构共同的租费和使用费。租费和使用费各为多少?利润多少?解释价格为什么不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