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百校联盟新课标2猜题卷-理科物理-(第七模拟)(详细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百校联盟新课标2猜题卷-理科物理-(第七模拟)
一、单选题:共4题
1.如图,质量为m的光滑球体夹在竖直墙和斜面体之间静止,斜面体质量也为m,倾角θ=45°,斜面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μ1),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增加球体的质量,且使斜面体静止不动,则可增加的最大质量为
A.m
B.m??????????????????????????????????
C.m
D.m
【答案】C
【解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2μmg,对球体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则F1=mgtan 45°,由以上可知斜面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f=mgtan 45°,增加球体的质量,要使斜面体静止不动,则(m+Δm)gtan 45°≤μ(2m+Δm)g,解得Δm≤m,C正确。
?
2.某公司为了测试摩托车的性能,让两驾驶员分别驾驶摩托车在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利用速度传感器测出摩托车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描绘在计算机中,如图所示,发现两摩托车在t=25 s时同时到达目的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托车B的加速度为摩托车A的4倍
B.两辆摩托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且摩托车B晚出发10 s
C.两辆摩托车间的最远距离为180 m
D.两辆摩托车间的最远距离为400 m
【答案】D
【解析】摩托车A、B对应v—t图象的斜率表示二者的加速度,即aA=?m/s2=0.4 m/s2、aB=?m/s2=2 m/s2,所以摩托车B的加速度为摩托车A的5倍,A错误;由题图可知,在t=25 s时两车达到相同的速度,在此之前摩托车A速度一直大于摩托车B速度,两辆摩托车距离一直在缩小,所以在t=0时刻,两辆摩托车距离最远,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错误;图象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摩托车行驶的位移,因此两辆摩托车间的最远距离Δx=xA-xB=×25 m-×(25-10) m=400 m,C错误,D正确。
?
3.两粗糙且绝缘的斜面体ABC与CDE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斜面在C点平滑相连,两斜面倾角相同,粗糙程度相同,一可视为质点的带负电的物块在斜面顶端B处无初速度释放,第一次可上滑到最高点F处,则关于物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物块第一次上滑到的最高点仍为F
B.若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物块第一次上滑到的最高点比F点高
C.若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物块第一次上滑到的最高点仍为F
D.若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物块第一次上滑到的最高点比F点高
【答案】C
【解析】若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物块受到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洛伦兹力,因此物块受到的平均摩擦力大于没有磁场时受到的摩擦力,因此物块第一次上滑到的最高点比F点低,选项A、B均错误;空间没有电场时,设物块从开始运动到F点路程为s,高度差为h,则mgh-μmgcosθ·s=0-0,解得=μcosθ,若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设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上滑到最高点运动路程为s,高度差为h,则(mg+qE)h-μ(mg+qE)cosθ·s=0-0,解得=μcosθ,因此可判断出若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物块第一次上滑到的最高点仍为F,选项C正确,D错误。
?
4.如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高空圆形轨道3距地面高h=2R,椭圆轨道2与近地轨道1和轨道3分别相切于a、b两点,当卫星分别在这些轨道上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至a点和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卫星分别在轨道1和轨道3上运行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至a、b两点时的机械能之比为1∶3
D.卫星分别在轨道1、2、3上运行时的周期之比为1∶2∶3
【答案】D
【解析】由万有引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则卫星在a、b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1,故选项A错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根据G=m得,v=,因r1∶r3=1∶3,故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3上运行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选项B错误;卫星的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只有变轨时才需对卫星点火做功,卫星在同一椭圆轨道运行时机械能守恒,因此卫星在a、b两点的机械能之比为1∶1,选项C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卫星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所以选项D正确。
二、多选题:共7题
5.图甲中的直线为一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现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电场线上的M点沿电场线运动至N点,假设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图乙描述了该粒子速度的平方随其位移的变化规律。则
A.粒子在M点所受的电场力等于在N点所受的电场力
B.该电场线上的电场方向由N点指向M点
C.粒子由M点向N点运动的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