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二_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活动二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石首市小河口镇中学 余勇 2015-6-12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本节课,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活动,共用2课时!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放在第六单元末尾,其目的是在学生学完课题1/2/3后对其知识进一步巩固的一个探究性以学生实验为主的课题内容,其内容也是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我确定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掌握实验室制取CO2的常用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以及验满方法和注意事项。b.掌握CO2的物理、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a.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探究以及理论讲述让学生掌握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留心观察的习惯,也使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3.教学重、难点:a.CO2的实验室制取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以及验满方法和注意事项。b.C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二.说学情 课前,我作了详细的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完了第六单元的三个课题后,应对本单元知识具备了大体掌握,但缺乏系统的知识点梳理过程。所以本节课是结合实验教学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也可作为单元复习课。三.说教法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题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老师讲授完成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魔术”导入) → 学生探究实验 →讨论分析 → 归纳总结。四.说学法:本课题是以实验为主的对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的实验课。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但理论与实践有所差别。所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合作交流,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的学法形成,对以后的实验课堂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学法上,重在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正确的思维习惯。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魔术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我特意以实验(用事先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瓶向其加入纯净水并震荡瓶子会变瘪这一小实验)导入,并称之为“魔术”,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进入课堂状态。 2. 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根据已准备好的仪器连接好装置,每组仪器都不一样,连接好后找两组同学诉说本组装置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后开始实验,先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继续做二氧化碳倾倒蜡烛实验,二氧化碳通入到石蕊会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等实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也可分不同组别个完成一个最后汇总)。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3. 讨论分析 让学生谈谈实验后的收货,可以从制取和二氧化碳性质两方面展开讨论。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1.实验6-24蜡烛为什么会熄灭?2.实验验课前的魔术原理是什么?4. 归纳总结按照两大问题进行总结,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性质。有学生展开每块大知识包含的小知识。最后板书在黑板上。5. 反馈练习通过完成导学案上习题以及辨认部分装置来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实验教学,我利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完成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符合新课标理念。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接触实验较少,导致课堂有些混乱,甚至部分学生不按要求实验。对于这一现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多让学生动手,让其更多的掌握知识是通过感官刺激!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