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检验及试验的控制.doc

发布:2017-06-05约2.6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深圳市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测量、检验和试验的控制 目的 为控制、校准和维护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确保其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制定本程序。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维护和控制。 相关文件 QP4.16—1 《质量记录控制》 职责 4.1生产部负责对所有用于证实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检测设备)的控制管理和周期检定/校准。 4.2车间和品管部的检验员负责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调整。 程序 检测设备台帐 生产部应对全厂的检测设备建立〔检测设备台帐〕。台帐包括设备编号、名称、 型号、校准/检定周期、验收准则、使用地点和保管人等。 检测设备管理 5.2.1检测设备购进后,生产部、品管部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将其记录在〔检测设备台帐〕上,并保留设备生产厂所附的设备资料,作为设备档案。 5.2.2生产部应对检测设备进行编号标识。 5.2.3 生产部应制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并保证每月审查一遍以便及时安排检定/校准。 5.2.4 对重要的检测设备,生产部应组织编写检测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检定/校准程序 5.3.1凡属国家强制检定的检测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定/校准。检测设备下一次的检定时间应根据规定周期及时记录在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5.3.2 属自定检定/校准周期的检测设备,可在检定周期内对其抽检,抽检结果应记录在相关的检定记录中,作为将来调整检定/校准周期的依据。 5.3.3 需要送检的,品管部应及时联系检定机构。 5.3.4 生产部应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自检/校准的检测设备制定检定/校准规程,并安排有检定资格的人员检定/校准。 5.3.5检定标识 对计量控制的每台检测设备都应贴有检定标识,以表明该设备的检定状态,标识上要标明检定的有效日期。检定标识分为三种: a.“合格证”标志 表示该设备经国家认可的检定部门依据检定规程,按周期依法检定合格的或按公司规定自检合格。 b.“计量标准”标志表示公司的计量标准器,该标准器经周期依法检定合格。 c.“禁用”标志表示该设备经检定不合格,或已超过检定有效期而暂时封存。 5.3.5 检定证书/校准报告 生产部应保证在计量设备使用前或上次计量有效期满前取得新的检定证书或校准报告,要妥善保管好检定证书/校准报告。 检测设备的使用 5.4.1 检测设备应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安全使用,检测人员应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并记录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中。 5.4.2 检测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应明确测试任务及所需检测设备的精密度,在使用前要先检查设备的合格标识。 应急措施 5.5.1当检测操作员发现计量器具失效,其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报告生产部计量员,由其进行调查,确认失效后,停止使用,帖上禁用标志。 5.5.2 只有检测设备重新修好后,且按规定重新检定/校准合格方可使用。 5.5.3 品管部/车间应查明失效设备检测过的产品,包括品名、生产日期、产品数量等,应评定以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相关表格、记录 QB4.11—1 〔检测设备台帐〕 QB4.11—2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QB4.11—3 〔校准报告〕 QB4.9—4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检验和试验控制 一 目的 为确定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及必要的控制措施,以便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制定本程序。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原辅材料的进货、生产全过程的检验监控及产品交付前的最终检验。 相关文件 QP4.6—1 《采购控制》 QP4.9—1 《生产计划和工序控制》 QP4.12—1 《检验和试验状态》 QP4.13—1 《不合格品控制》 QP4.14—1 《纠正和预防措施》 QP4.11—1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 职责 基地科负责对原材料的进货进行检验。 车间负责对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和监控。 检验科按规定对辅料进行进货检验;对生产过程进行抽检监控;对罐头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包装质量进行检验。 程序 公司制定检验和试验计划用于规范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监控、罐头产品的最终检验,保证检验和试验按规范要求有序地实施。检验和试验计划见表1。 进货检验和试验 5.2.1原料进厂都需经基地科验收人员抽检合格方可投产。本厂不允许紧急放行。 5.2.2 辅料进货后,由储运部按规定向品管部申报,合格方可入库。 5.2.3 进货检验和试验应按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