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比较的开题报告.docx
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比较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于气候预测和变化趋势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其中,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比较尤为关键。夏季降水量对于种植业、能源、水资源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同的模式对于夏季降水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比较各种模式的模拟能力尤为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将选择几种常用的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分别通过实验得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结果,并将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优劣点。具体内容如下:
1.选取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进行模拟
通过调研和分析,本文将在常用的全球与区域气候模式中选取符合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几个进行模拟。其中,全球气候模式包括CESM、CMIP5等,区域气候模式包括WRF、CCLM等。
2.获取实际观测数据
本文将通过国家气象局的官方网站和其他可靠的数据来源获取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降水观测数据,并将其作为评价各种模式的标准。
3.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
利用选定的模式,对比较同期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气候模型在模拟夏季降水量和时空分布上的偏差和误差,找出优劣点,并对出现偏差的模型作出可能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数据获取
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并获取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实际观测数据。
2.模拟实验
利用选定的气候模式,对比较同期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模拟。
3.结果分析
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各种模型的优劣点,并对出现偏差的模型进行分析和改进方案的探讨。
四、预期成果
本文将通过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比较,得出不同模型的优劣点和局限性,并对出现偏差的模型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最终达到更准确地预测和模拟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趋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