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基本常识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 备 管 理 须 知
第一部分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及术语
设备:指在生产或生活中所需的机械、装制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它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综合管理):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实现一生管理。
设备的技术管理:是对设备一生物质运动形态过程所采取的全部技术措施。
现代化设备管理: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对设备的全过程进行技术、经济等综合管理。
“A、B、C”管理法: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构成事物的影响因素,按其主次进行分类和排列,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对它们实现分别控制的一种科学分类管理技术。
设备的三种寿命:A、自然寿命;B、技术寿命;C、经济寿命。
设备的磨损: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都因逐渐损耗或导致贬值,这种贬值在价值工程学上称为磨损。(设备机件相互接触的表面运动时,表层材料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残余变形的现象,称为磨损。)
设备的磨损分为:机械磨损、粘着磨损(双称粘附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磨料磨损。
设备选型(或更新改造)应遵守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通用性强。
设备管理的任务:
A、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的原则,正确地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
B、保证设备始终完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需求。
C、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D、降低维修费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闲置设备:连续停用一年以上或新购置二年以上不能投产的设备。
封存设备:连续停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
设备折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设备折旧资金:用于补偿设备损耗而设置的一项专款。
润滑:向运转机械相互接触的摩擦表面供给适当介质,使其形成一层润滑膜,以减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措施。
润滑剂的作用:降阻(降低摩擦阻力)、减磨(减少磨损)、清洗、冷却、密封、防腐。
设备“点检”:就是明确设备检查的部位(检查点)。针对这些检查点,日常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一种手段。
岗位责任制的八项制度: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班组经济核算制。
五个基础工作:立足于科学技术资料的齐全准确;立足于质量是头等的;立足于机器、设备、工具管理好;立足于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立足于技术上的真本领、硬功夫。
设备操作四过硬:在设备上过得硬:熟悉性能,会维修、保养和排除故障;在操作上过得硬:动作熟练、准确,协同动作好;在质量上过得硬:干活正正规规,合乎技术要求,做到每项工程、产品质量全优;在复杂情况面前过得硬:熟悉安全知识,能判断预防和处理事故。
设备修理的复杂系数:表示设备修理复杂程度的一个单位,有机械和电器两类。它是由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工艺特性,规格尺寸及维修性等因素决定的。
设备的维修费用:为恢复设备性能而进行修理所需要的劳务和材料等项费用。主要包括大修理费及日常维护费用。
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五定润滑:定人、定质、定时、定点、定量。
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完好设备的标准的总要求:部件齐、声音正、马力足、仪表灵、资料全。
红旗设备的标准:技术性能好,出力达到铭牌标准;完成任务好,做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另部件、附件、随机工具完整、齐全;清洁、润滑、调整坚固、防腐好;使用、维修资料、记录齐全、准确。
设备操作人员的“三熟”和“三能”:
三熟: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故障处理方法,熟悉本岗位的规章制度。
三能:能分析运行情况,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28、设备报废的一般条件:
A、基础件已大部损失,无法修复或能修复,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设备现行原值的60%;
B、设备陈旧,无配件来源,无法修复;
C、未定型、未过关,但已列入固定资产的试制品;
D、技术性能落后,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产量的设备;
E、能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污染严重或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设备;
F、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第二部分
各专业设备管理要求
设备安装标准,做到七要四不漏:七要:平、稳、正、全、牢、灵、通。四不漏:油、水、电、气不漏。
润滑脂“一不见天”:润滑脂密封不见天。
岗位的
“三快”:发现问题快、解决问题快、反映问题快;
“四勤”:勤看、勤摸、勤听、勤闻;
“六清”:对设备结构原理清,设备运转情况清,设备运转资料清,交接班清,环境卫生清,工具清;
“三好”:管好、用好、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