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雷达技术第五章雷达作用距离15-20.pdf

发布:2019-10-31约5.87万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雷达作用距离 5.1 雷达方程 5.2 最小可检测信号 5.3 脉冲积累对检测性能的改善 5.4 目标截面积及其起伏特性 5.5 系统损耗 5.6 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5.7 雷达方程的几种形式 1 研究雷达作用距离的实际意义  1.雷达方程能表示当雷达参数或环境特性发生 变化时对雷达作用距离变化的规律;  2.雷达方程集中反映了与雷达探测距离有关的 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3.雷达方程可以估算雷达作用距离;  4.雷达方程有助于深入理解雷达工作时各分机 参数的影响,有利于在雷达系统设计时正确选 择分机参数。 5.1 雷达方程 5.1.1 基本雷达方程 基本雷达方程,前提: 1,单基地雷达,单发单收; 2,自由空间传播,不计实际传播中的损耗; 3,不考虑系统损耗; 3 5.1 雷达方程 目标的雷达  截面积RCS Radar Cross Section 目标斜距 R G G 收发天线增益 t r P P 收发天线功率 t r 4 5.1 雷达方程 设雷达发射机功率为P ,当用各向均匀辐射的天线 t 发射时, 距雷达R远处任一点的功率密度 S1 等于功率 被假想的球面积所除, 即 P S t 1 2 4R 实际雷达总是使用定向天线将发射机功率集中辐 射于某些方向上。因此当发射天线增益为G 时, 距雷达 t R处目标所照射到的功率密度为 PG S t t 1 2 4R 5 5.1 雷达方程 目标截获了一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