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一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选择题
1.闪耀光栅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入射角?、衍射角?和闪耀角?之间满足下列条件 ( )
(1) ?=? (2) ?=? (3) ?=? (4) ?=?=?
2光栅公式 [n?= b(Sin?+ Sin?)]中的 b值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1) 闪耀角(2) 衍射角(3) 谱级(4) 刻痕数 (mm-1)
3. 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
(1)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2)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3)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4. 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基态原子数,
?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 )
(1) I -N基 (2) ?S -lgc (3) I - lgc (4) S- lgN基
5. 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 )
(1) 红外光谱法(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4) 核磁共振波谱法
6. 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
(1) K(2) Ca(3) Zn(4) Fe
7.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
(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
8.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 )
(1)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2)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3)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4)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9.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 )
(1)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3)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4)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
10. 在下列激发光源中,何种光源要求试样制成溶液? ( )
(1)火焰 (2)交流电弧 (3)激光微探针 (4)辉光放电
11.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 )
(1)钠 (2)碳 (3)铁 (4)硅
12. 基于发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 )
(1) 光电比色法(2) 荧光光度法(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4) 红外光谱法
13. 发射光谱法用的摄谱仪与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相同的部件是 ( )
(1)光源 (2)原子化器 (3)单色器 (4)检测器
14. 下面哪些光源要求试样为溶液, 并经喷雾成气溶胶后引入光源激发? ( )
(1) 火焰 (2) 辉光放电 (3) 激光微探针 (4) 交流电弧
15. 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
(1) 直流电弧 (2) 低压交流电弧 (3) 电火花 (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16. 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 ( )
(1) 能量越大 (2) 波长越长 (3) 波数越大 (4) 频率越高
17. 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 )
(1)频率 (2)波长 (3)传播速度 (4)周期
18. 下面哪种光源, 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 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 (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19. 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 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20.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最稳定的是 (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 (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21. 连续光谱是由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