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基础题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0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基础题目北京邮电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部分)名词解释基尼系数标准答案: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答案解析:基尼系数属于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和分配部分的内容,基尼系数可以从洛伦兹曲线中得出,但是洛伦兹曲线的是1907年得出的,早于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的得出: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 “无形的手” 标准答案:“无形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中还包括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不被人们察觉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因此叫做“无形”的手。 答案解析:“无形的手”最早是由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可以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与“无形的手”相对的是“有形的手”指的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历史实践证明:“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如同人的左手和右手,都不能有所偏颇。机会成本标准答案: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简单的讲,指任何决策,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答案解析: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A元,养鸡可以获得B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B元,同样的,养鸡的机会成本则为A元。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是放弃的选项中最高价值者,如果土地可以养猪、养鸡、养牛,分别可得收入为A、B、C,那么如果决定养猪的话,那么机会成本就应该是max(B,C)。 此外在经济学中还需要理解其他几种成本,如: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沉没成本等。我在这里提出,以供大家参考。填空一般认为,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而宏观经济学则是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标志而正式形成的。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作为对他们在(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的表彰。答案解析:注重经济学常识以及历史的了解。200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克鲁格曼的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失业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答案解析:所谓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