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复习资料马克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3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P3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p3
实践性、科学性、阶段性(或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p5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p5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p5(简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5(简答)
(1)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最终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它贯穿于人类哲学史的始终;
(2)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P7
辩证唯物主义所指的运动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哲学范畴,包括宇宙发生的一切运动与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到思维的活动。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物质运动同空间、时间是不可分割的。
空间是表征事物的广延性、结构性和并存性的物质存在形式(多选)p7
广延性、结构性、并存性。空间特点是三维性。时间的一维性
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p9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p12
(1)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辨析)
B、事物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辨析)
试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13(论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16(简答)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自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物质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二是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三是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关系表现为:
第一,它们互相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没有脱离个别的一般,也没有脱离一般的个别。
第二,它们互相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只是概括了同类矛盾的共同本质,并非把矛盾的特殊性包括无遗,个别不能完全进入一般之中。
第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p18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p21
真理的二重性(多选、辨析)绝对性和相对性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简答)
3)怎样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简答)
4)试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应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论述)
真理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p23(多选)
意识形态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既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形式和自己特殊的规律。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与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变化不完全同步。经济落后的国家,其意识形态的发展,却有可能是比较先进的。第三,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还突出表现在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的作用p23(辨析)
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两种不同性质:①促进社会的发展,②阻碍社会的发展。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p27(简答)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其特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