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锅炉压力容器危险因素及预防课件.ppt

发布:2016-11-02约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锅炉事故类 1.爆炸事故 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时,或做水压力试验时,主要受压元件———锅筒(锅壳)、炉胆、管板、下脚圈及集箱等发生较大尺寸的破裂,压力瞬间降为大气压力,同时产生巨响和冲击波的现象,称为爆炸事故。 2.重大事故 锅炉部件或元件严重损坏,被迫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即强制停炉事故。这类事故有多种,不仅影响生产和生活,也会造成人员伤亡 3.一般事故 锅炉运行中发生了故障或损坏,但情况不严重,不需要立即停止运行。 事故案例 2006年7月30日21时许,鹿城区仰义乡沿江工业区107号泰豪制革厂突发锅炉爆炸事故,爆炸产生的气浪导致部分厂房和厂区围墙外小店倒塌,造成店中5人死亡,4人受伤。 经过鉴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一只也基本被关闭,致使锅炉严重超压,而安全阀未正常启跳。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泰豪制革厂业主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事故锅炉的残骸经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检测,锅炉安全阀阀门的内部机构(阀瓣、阀座、回座调节机构、反冲盘)已经完全锈死,无法在使用时正常开启。 四、锅炉常见事故的处理与预防 1.锅炉缺水事故 2.锅炉满水事故 3.锅炉超压 4.汽水共腾 5.炉膛爆炸 1.锅炉缺水事故 (1)锅炉缺水的后果: 严重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烧塌,胀口渗漏,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锅炉缺水万一处理不当,甚至导致锅炉爆炸事故。 (2)常见的缺水原因   ①运行人员疏忽大意;   ②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   ③水位报警器或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又未及时发现;   ④给水设备或给水管路故障,无法给水或水量不足;   ⑤运行人员排污后忘记关排污阀,或者排污阀泄漏;   ⑥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爆破漏水。 (3)缺水事故的现象 1) 水位表玻璃板(管)上呈白色; 2) 水位表静止不轻微波动,出现假水位现象,司炉人员未及时发现; 3) 高低警报器和其它低水位报警信号装置发出低水位警报或信号 4) 蒸汽流量大于给水量; 5) 锅炉房内嗅到烧焦味; 6) 炉膛顶墙塌陷; 7) 锅筒、炉膛、炉管等受热面过热变形; 8) 上水时,听到省煤器有异样冲击或省煤器附近烟道突然漏水; (4)缺水事故的处理 轻微缺水时,可以立即向锅炉上水,使水位恢复正常。如果上水后水位仍不能恢复正常,即应立即停炉检查。严重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 在未判定缺水程度或者已判定属于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严禁给锅炉上水,以免造成锅炉爆炸事故。 锅炉发生缺水事故时,应立即进行“叫水”操作,以判断锅炉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 2.满水事故 (1)锅炉满水的后果: 满水发生后,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满水时,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因而满水的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质,蒸汽系统出现水击事故,使蒸汽系统设备损坏。 (2)常见的满水原因 ①运行人员疏忽大意;   ②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   ③水位报警器及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又未能及时发现等。 (3)锅炉满水的处理 发现锅炉满水后,应冲洗水位表,检查水位表有无故障;一旦确认满水,应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及各疏水阀;查清事故原因并予以消除,恢复正常运行。如果满水时出现水击,则在恢复正常水位后,还须检查蒸汽管道、附件、支架等,确定无异常情况,才可恢复正常运行。 3.锅炉超压事故 (1)锅炉严重超压事故是指锅炉的压力控制元件(压力调节、超压停炉保护、安全阀等)全部失灵,蒸汽压力不断上升,已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紧急情况。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将酿成锅炉爆炸事故。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紧急熄火停炉。迅速手动开启安全阀排汽、打开分汽缸排汽阀门进行排汽,降低锅内压力.保持上水并同时进行排污,适当降低锅内温度。 锅炉排汽自然冷却后更换校验合格的安全阀、压力表,检修压力调节、超压停炉连锁保护控制系统,试验正常后才能投入运行。 (3)预防措施 每班检查压力调节到压自动停炉是否正常,每月进行超压连锁保护试验。 检查安全阀是否失灵,每周进行一次手动排放试验,每月进行一次自动排放试验,按规程要求每年进行校验一次。 压力表存水弯管应定期冲洗,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 (1)汽水共腾发生时的基本现象 1)主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声,法兰连接处出现漏气漏水现象; 2) 水位表内水位剧烈波动,出现大量气泡和泡沫,看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