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色彩的调和课件.ppt

发布:2016-11-01约1.95千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色调的调和:有时候为了追求画面效果的丰富,刻意使用很多色彩,这样容易造成画面的混乱。这是要适当增加各种景物的共同性。 (3)、互补色调和法:互补色的恰当应用可以使画面对比鲜明,形成色彩丰富的画面效果。(在运用时要注意互补色的面积、位置、纯度、明度的关系切勿相同) (4)、运用中性色缓解色彩的对比度(用黑白灰协调画面色彩) (5)、面积调和法 作业 2 题目:色彩调和的具体实践 1、选用4K纸 2、互补色的调和与面积比例各做2张 3、任意选择或创作一个简单的图形,在图形上填色(注意强调色调、与中性色的运用) 4、尺寸10*10(cm) 三、套色训练 色彩的形成、对比与调和 一、色彩的形成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觉感。也可以说是人的视觉对光反映的产物。 临近色对比 临近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在色环中90°左右关系的色彩。 (画面色彩丰富既有对比又有协调) 对比色对比 补色对比 互补色:在色环中180°左右关系的色彩。 (蓝橙、红绿、黄紫) 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 此画在运用纯度对比同 时,也运用了补色对比。使 画面的色彩关系更明确, 增加了画面的冲击力 作业 1 题目:颜色对比的具体区分 要求:1、选用4K纸 2、任意选取明度、纯度、色相其中一项做颜色对比 3、任意选择或创作一个简单的图形,在图形上填色(注意选 择角度的各项要点并注以文字说明) 4、选择的每项图形做4个 5、尺寸10*10(cm) 三、色彩的调和 一、色彩调和的理论 色彩调和的概念: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的美感的重要因素) 色彩调和的意义:使有明显差别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所必须经过的调整。使之能自由地组织构成符合目的性的色彩关系。色彩之间相互作用可以使画面由单调变为丰富,使色彩的张力更充分的呈现出来。 总结: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在构成中,总会在色相、明度、纯度、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的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对比过强的配色关系需要通过加强共同性来调和,不明朗的配色关系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 (1)、色彩秩序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来自自认色凋的配合和连续性成为人们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强弱、冷暖等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秩序,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去判断自然界中的色彩秩序和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越要一定得秩序。 (2)、互补色原理:从色彩生理角度上说,互补色的配合时调和的。因为人在注意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的补色来取得生理的平衡。 (3)、面积比例论:色彩的面积对比和均衡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果在配色中有较强的色泽要适当缩小面积,较弱的色泽要适当的扩大面积,这是色彩均衡的一般法则。如果有意识让一种颜色占支配地位,将会取得富有感染力的效果。 (4)、运用中性色调和 运用中性色来缓解色彩的对比程度,是指用黑白灰来调和画面的色彩,在两个相邻的色彩之间嵌入黑白灰这些无色相的中性色 ,既使画面的色彩对比和谐,又能使相邻的色彩得到加强。 二、色彩调和的技法 (1)、调和的秩序:把不同明度、色相纯度的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有条理的、等差的、有韵律的画面效果,使原本强烈对比、刺激的色彩关系因此而变得调和。使原本杂乱无章的、自由散漫的色彩变得有条理、有秩序,从而达到统一协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