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色彩调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2.2 几何调和 几何调和是指在伊顿色相环上位于等腰、等边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形顶点上色相之间的调和手段。也就是依色相环上的几何形位置来确定的调和效果。它包括三色调和、四色调和、多色调和。无论是三色调和还是四色调和,都能在等分的伊顿色相环上很方便地选出来。这个特征正是伊顿12色相环的科学之处。 1、三色调和 等边三角形关系 伊顿12色相环的三等分,间隔4色相的配色,其三色以三原色为基本,若将三色旋转混色就成为无彩色,这种配色可以得到平衡。如色料的红、黄、蓝三原色。 等腰三角形关系 它是一种典型的三色调和。在3色配色时,以一个色为基准,选择其补色色相的相邻两边色相的做法,能求得变化和统一的并存。如黄、红紫、蓝紫三色。 2、四色调和 伊顿12色相环的四等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间隔3色相的配色,大体上与根据2组补色对的配色相同。如黄、紫、红橙、蓝绿正方形关系;黄绿、黄橙、红紫、蓝紫长方形关系。 5.1.3 推移调和 无论是色相、明度还是纯度,只要使画面上的色彩成为一种渐变系列,如等差或等比,形成有节奏序列和秩序的调和效果,就是推移调和。推移调和又可细分为层阶分明的渐变调和和过渡均匀的晕色调和。 5.1.3.1 渐变调和 5.1.3.2 晕色调和 5.1.3 推移调和 所谓渐变调和,是指一组色彩按明度、纯度、色相等分成渐变色阶,组合成依顺序变化的调和方式,也称为“浓淡法”(Gradation)。在有秩序地进行多色搭配时,最快的调和方法就是将各色按等差序列逐渐变化的做法。 5.1.3.1 渐变调和 对于不同色相的多色配色,也可以按光谱波长的顺序逐渐变化。同样,由明度或纯度的渐变顺序来制作具有一定秩序的排列也行。 渐变调和应包括以孟塞尔色立体为依据的单色状态下的垂直调和与内面调和。垂直调和是指在孟塞尔色立体中垂直方向上的同色相、同纯度而不同明度的渐变秩序调和;内面调和则是指水平方向上的同色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渐变秩序调和。 胡曦 90分 晕色调和也是推移调和的一种,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色彩调和装饰方法,也是中国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技法。 5.1.2.2 晕色调和 5 5 第5章 色彩调和 5.1 秩序调和 5.1.1 类似调和 5.1.2 对比调和 5.1.3 推移调和 第5章 色彩调和 5.1 秩序调和 5.1.1 类似调和 5.1.2 对比调和 5.1.3 推移调和 “调和”一词原本来自希腊语,本意是“组织”或“结合”。从汉语的字面解释“调和”有配合得当,和谐之意;还有折中、妥协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混和、搀和的动作成分。而“色彩调和”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方法组织在一起,以求达到和谐愉悦的视觉效果。 色彩调和 色彩的调和还与时代风尚、人们的欣赏习惯有关。过去曾认为不调和的配色,现在却可能会成为调和的组合,这从整个艺术史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在伊顿色相环上两色相在圆周上相差0~15度为同类色、30~45度为类似色、60~90度为邻近色。这种关系是通过数理的方法有秩序地排列在伊顿的12色相环的数学模型中。其中同类色、类似色搭配为什么特别容易协调? 5.1.1 类似调和 这是因为其在色相环上的所在位置的数理秩序造成的。而这种秩序的形成又是因为在这组有秩序的色彩中的每个色中都含有共同因素,这样容易使色彩协调,更易于调和。 5.1.1.1 同类色调和 5.1.1.2 类似色调和 5.1.1 类似调和 同类色调和(identity)即0~15度为同类色,从肉眼上观察属于近似而不易区别的色相,其效果柔和、雅致,是色彩调和的主要配色手段。如果并置在一起便形成了弱对比色调,看起来融合为一体,给人以和谐秩序的调和感,但又有细小差别的配色。如自然界中的树冠、花瓣就是这样的配色。 5.1.1.1同类色调和 类似色调和(similarity)是指两个色彩在色相环上30~45度的位置、相邻或接近的色彩组合。所谓类似就是双方色彩接近、相似,其特征在于色与色之间只存在微小的差异,但较同类色相又有变化,不易产生呆滞感。类似调和是类似要素的结合,与同类调和相比具有一定的变化。如自然界中的晨曦、夕阳就是这样的配色。 5.1.1.2类似色调和 邻近色调和是指两个色彩在色相环上60~90度的位置,已经具有一定差异和变化的色彩调和。是类似调和过渡到对比调和的色彩搭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