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New 第六章 第二部分 工艺规程设计概要1.ppt

发布:2017-06-28约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封闭环最大值等于各增环最大值之和减去各减环最小使之和; 封闭环的最小值等于各增环最小值之和减去各减环最大值之和: 3)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4)封闭环的公差 封闭环也就是公差最大的那个尺寸。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6)环的极限尺寸: 7)环的极限偏差: 8)环的中间偏差: 5)封闭环的中间偏差: Amax= A + ES; Amin= A - EI ES= Amax- A=T/2+Δ ; EI= A–Amin = Δ-T/2 Δi=(ESi+ EIi)/2 A0 =A1-A2 =50-10=40 ES(A0) =ES(A1)-EI(A2) EI(A0) =EI(A1)-ES(A2)=-0.17 =0-0=0 大孔尺寸为:40+0.19 0 A2 =A1-A0 EI(A2) =ES(A1)- ES(A0) ES(A2) =EI(A1)- EI(A0)=(-0.17)-(-0.36)=0.19 例: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A0= A1- A2 ∴A2= A1- A0 ES0= ES1- EI2 =(30-10)mm =20mm EI2= ES1- ES0 =(0-0.3)mm = -0.3mm EI0= EI1- ES2 ∴ ES2= EI1- EI0 =[-0.2-(-0.3)]mm =0.1mm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2 工艺尺寸链分析与计算实例 如图所示尺寸链,已知: A1=15±0.009; A2=10(0,-0.15); A3=35(0,-0.25), 求封闭环A0的大小和偏差。 ?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A =(43.6-20+19.8)mm =43.4mm ES(A)=(0.34-0.025+0)mm =0.315mm EI(A)=(0-0+0.05)mm =0.05mm ∴A =43.4+0.315+0.050mm 按 “偏差入体标注”原则标注尺寸,并对第三位小数进行四舍五入,可得工序尺寸: ∴A =43.45+0.270mm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例题1: 图中尺寸A2不能直接测量,应如何加工控制? 基本尺寸 ES0 EI0 增环A4 减环:A1 A3 封闭环A0 A4=184 ES4(A4)=-0.2 EI4(A4)=-0.25 -52 (- A1) 0.15 (-EI1) 0(-ES1) -32 (-A3) 0.05 (-EI3) 0(-ES3) 100( A0) 0 (ES0) -0.25(EI0)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一批工件其部分工艺过程为:车外圆至 ;渗碳淬火;磨外圆至 。 基本尺寸 ES0 EI0 增环:A3 A2 减环A1 封闭环A0 因此渗碳深度t为:0.965~1.22mm 例题2: 20 0 -0.015 -20.25 0.03 0 0.7 0.3 0 A3=0.95 ES3(A3)=0.27 EI3(A3)=0.015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计算为了保证渗碳层深度0.7~1mm的渗碳工序渗入深度t的尺寸范围。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第5节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1)时间定额 在一定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耗时间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基本时间 tm 2)辅助时间 ta 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的总和称为作业时间。 3)布置工作地时间 ts 4)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tr 5)准备与终结时间 tbe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1)改进产品的结构设计 尽可能减少零件的数量和重量 改善零件结构工艺性 合理标注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尽可能采用成熟的工艺和标准零部件 2)采用先进工艺和新技术 3)改善生产组织管理 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线、自动线、FML、FMS等。 改进生产管理:CIMS、JT(敏捷制造或准时制造)、精益生产、MRPⅡ(物质需求计划管理)、并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