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与策略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作总结 2009年的防控工作-编制《狂犬病防治规划》 制定《狂犬病防治规划》。解决犬只管理难、流通控制难和防控工作开展难等问题。 强化狂犬病强制免疫制度。对狂犬病源头动物实行强制计划免疫; 强化免疫后标识制度。推行佩带身份证标识牌和免疫证标识牌。 推行饲养许可证制度与注册年检制度。提倡限养、圈养、拴养制度,规范养殖行为。 严格疫情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对狂犬病的监测方案,畜主、兽医主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 完善扑杀赔偿制度。国家应制定法律并拨出专款,对由政府扑杀的动物给予全额赔偿。 实行犬主责任终身制度。提高防控能力和科学防治水平。 2009年的防控工作-兽医人员的防护 处理人畜共患病疫情是一项危险的工作,要高度重视,注意防护, 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规范穿好防护服; 对手进行消毒,同时加强环境消毒; 遵守正确的操作程序,不可盲目剖检死亡动物; 按照人畜共患病技术规范采集病料,进行防控处置等; 加强对人畜共患病诊断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 2009/02/25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兽医公共卫生处 恭祝大家心情舒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对考评项目进行考评,评出各考评项目的考评实际得分,考评类目下各考评项目考评实际得分之和为该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 * 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与策略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兽医公共卫生处 马世春 汇报内容 兽医公共卫生重要性 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对策 2009年的防控工作 兽医人员的防护 2009/02/25 兽医公共卫生越来越重要 兽医公共卫生状况有了进步,但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3年的非典疫情,造成社会恐慌。 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打击了人们对食品工业的信心。 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危害了儿童身体健康 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胁养禽业和人类身体健康。 60%的人类病原诗人畜共患病,80%的动物病原感染多个动物, 75%的新发病是人畜共患病,80%的生物恐怖用病原是人畜共患病。 多种人畜共患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是人类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 2009/02/25 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布鲁氏菌病(一) 布病流行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50-70年代为高发期。部分省区疫情相当严重,尤其是在牧区,严重地区的人畜感染率达到60-70%。 80-90年代为基本控制期。增加了投入,布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家畜布病总的阳性率为0.09%-0.28%,奶牛布病阳性率由87年的0.46%下降到99年的0.09%。 2000年以后为反弹期。部分地区布病疫情出现上升趋势,家畜布病总的阳性率高达0.75%,奶牛的阳性率由2000年的0.09%上升到2007年的0.84%。 2007年我国有新疆、内蒙古、陕西、辽宁等20个省(市)发生布病疫情。牛布病阳性率最高为山西,阳性率为7.13%。其次为陕西和内蒙古。 2009/02/25 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布鲁氏菌病(一) ↑ 2009/02/25 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布鲁氏菌病(一) 2009/02/25 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结核病(二) 2000 年以来,奶牛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从全国情况看,畜间牛结核在全国呈现出常年散发特点,牛结核病阳性率除06年略有下降外,整体呈缓慢上升态势。 全国奶牛结核病阳性率从2000年的0.18%上升到2007年的0.57%。 2007年我国有辽宁、新疆等27个省(市)检出结核阳性牛。阳性率最高的为宁夏7.79%、其次为四川和云南。 2009/02/25 2000-2007年牛结核病疫情趋势图 2000-2007牛结核病疫情趋势图 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结核病(二) 2009/02/25 1949年前各地皆有狂犬病流行。 建国后,把狂犬病列为2类传染病,动物狂犬病疫情比较稳定。1951年曾开展过一次全国性灭犬活动,狂犬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只有5个省市自治区有狂犬病, 5O——7O年代初期总发病人数不足l000例, 70——80年代发病范围扩大, 8O——90年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约5万多人。 90年代:1991年28个省市均发病,狂犬病死亡率上升为法定传染病之首。随后,因动物狂犬疫苗大量使用,各地政府陆续出台限制养犬条例,狂犬病发病率急剧下降,疫情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