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写话指导课《奇妙的圆》说课稿.doc

发布:2017-06-18约2.1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放飞想象的翅膀 激发表达的欲望 ——写话指导课《奇妙的圆》之反思性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20号选手舒艳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校本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奇妙的圆》。接下我将从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奇妙的圆》是校本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写话课程,课程注重激发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习惯。圆是孩子们幼儿园学过的图形,生活中什么是圆的?在圆上加几笔你最想变成什么?请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二、学生学情: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基于这一写话目标,结合一年级孩子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围绕圆,大胆展开想象,有条理的说自己的所见所为,并培养说完整话的习惯。2.学生能够围绕这节课内容写一两句话,且格式正确,标点符号使用恰当。3.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着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难点:口语的表达和写一两句完整、连贯的话。关键是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 四、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图片激趣法,情景设置法,体验交流法,适时点拨法,当堂评定法等方法,让学生用五官去参与,用大脑去综合,用语言去感受,引导学生在说一说中学会观察发现,画一画中学会想象创作,再次说一说中学会交流体验,写一写中学会整理记录。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为五个环节: 就地取材 激趣导入 好奇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笔无形的财富,是孩子自由飞翔的隐形翅膀。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我抓住他们这一探究心理,问:孩子们,今天来多功能教室开心吗?孩子们大声回答开——心!我接着问:那多功能教室和咱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呢?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两处的异同尽收他们的眼底,这样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想说的欲望,敢说的热情。于是,我顺势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 充分叙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有如源泉,文章有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话题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我问:你们学过哪些图形?当学生说出圆形,再问:你发现生活中什么是圆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众说纷纭,大有说个没完没了的趋势。当他们基本上都说了一遍,我说: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圆,请你在圆上加几笔,变成你最想变的一样事物。 3.自由想象 添笔加彩 孩子们兴高采烈了画了起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茹贝尔也说过:“想象是灵魂的眼睛。”有了前面的说激活学生的思维,接下来的想象就大放异彩了:有把圆变成向日葵的,有把圆变成西瓜的,有把圆变成苹果的的,有把圆变成田字格的,更有把圆变成恐龙蛋的等等。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人惊喜。 情景演说 明确“要素” 想让孩子的表现继续带来惊喜,就得让兴趣一直陪伴他们左右。记得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而兴趣正是写话最好的内驱力。我创设这样一个情景:今天你们来这儿上课,回家会告诉爸爸妈妈的请举手?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我又问:现在老师当你的妈妈,你会怎么跟妈妈说?不少孩子显然还没转换角色成功,更有几个孩子还沉浸在为圆添笔加彩的情境中,课堂成了我和几个孩子的“独角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思维的全程参与才能体现这一理念。静能生慧,静静的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在再一次教授过程中,此环节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先让他们试着和同桌说说,再师生演说,写事的四要素以及人物的心情就提炼出来了。这样教学效果也就非常显著了。 5、自由写话 展示评价 “说话”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写话的重要前提。有了前面充分的说做铺垫,接下来到练笔的环节了。我说: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咱们把它记下来好吗?请你就这节课发生的事写一两句通顺的话。由于没做任何限制,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其个性表达就淋漓尽致了。在展示评价中,只要学生言为心声,我便评价是优。 六、说板书设计 如果说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双边活动的效果,那么板书设计折射出教师的基本素养。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将教学思路,学生学路,教学重点有机融合,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 结束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