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维修保养实施办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机器设备维修保养实施办法
全文目录
TOC \o 1-3 \h \z \u 1.总则 1
1.1.制定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权责单位 1
2.设备保养 1
2.1.检查项目 2
2.2.日常检查 2
2.3.定期检查 2
2.4.督导确认 2
3.设备维修改造 3
3.1.维修时机 3
3.2.维修流程 3
4.设备履历表 3
定期检查记录表 4
设备维修记录表 5
设备履历表 5
1.总则
1.1.制定目的
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以配合有效生产运作与品质保障,提升作业之安全性。
1.2.适用范围
有关机器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故障维修、改造作业,悉依本办法实施。
1.3.权责单位
1) 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设备保养
机器设备之保养,又称设备检查或设备点检,一般为分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
2.1.检查项目
设备检查一般包含下列项目:
1) 操作机能
2) 动力传送结构
3) 电气系统
4) 液压、油路系统
5) 工装夹具
6) 压缩空气
7) 外观
8) 其他
2.2.日常检查
1) 设备使用者为日常检查之责任人,负责每日对设备进行一次或数次之检查工作。
2) 生技部负责制订设备日常检查办法,规定日常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工具、频率等事项。
3) 设备使用者依据日常检查办法之规定,作日常检查工作,并记录于《日常检查记录表》。
2.3.定期检查
1) 生技部为定期检查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工作。
2) 生技部负责制定设备定期检查办法,规定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工具周期等事项。
3) 根据不同的设备状况,生技部应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制定《年度设备保养实施表》、《月份设备保养确认记录表》。
4) 生技部依保养计划与办法等规定,作设备定期检查工作,并记录于《定期检查记录表》。
5) 生技部应将定期检查的时间通知设备使用单位,并告知必要时之联络事项。
6) 设备使用单位应评估定期检查是否会影响正常之生产运作,确保保养工作之效率与品质。
7) 设备定期检查期间,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生技部各项工作,确保保养工作之效率与品质。
2.4.督导确认
1) 有关设备之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由生技部负责督导确认,原则上每月一次。
2) 生技部应不定期调查设备现状,并填写《设备预防保养调查表》。
3) 《日常检查记录表》至少应保存一年时间,其他表单应保存两年以上。
3.设备维修改造
3.1.维修时机
1) 日常检查发现设备异常需排除时。
2) 定期检查发现设备异常需排除时。
3) 作业过程中出现设备异常或故障需排除时。
4) 依设备设计原理或说明书要求必须定期维修时。
5) 其他意外导致设备必须维修时。
3.2.维修流程
3.2.1.维修需求提出
1) 设备使用者在日常检查或作业过程中,发出设备异常需排除时,应采用警示灯、电话或面述等方式通知生技部。
2) 生技部定期检查或依规定期限,认为设备需要维修时,应报告权责主管安排相关人力维修,并通知使用单位做好工作配合。
3) 异常发生时,设备使用者应填写《异常报告单》作为设备维修和生产工时统计、存档等工作之依据。
3.2.2.维修实施
1) 生技部负责设备维修之各项工作,设备使用单位应全力配合维修工作。
2) 维修涉及之零件采购、托外维修,由生技部负责统筹处理。
3) 设备维修时间较长,对生产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时,生技部、设备使用单位应会同生管部协商处理,以利生产顺畅。
4) 维修工作完成后,由生技部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并存档保管,保管期限两年以上。
3.2.3.设备改造
1) 由于设备老旧、过时、工艺更新、改善或其他因素导致设备需要作较大之更新工作或转为他用,称为设备改造。
2) 设备使用单位或生技部提出改造申请,呈权责主管(一般为生产副总经理,重大改造需上呈总经理)核准后,由生技部负责改造之实施。
3) 改造工作由生技部全面负责,设备使用单位予以必要之配合。
4) 必要时,改造工作可委外加工处理。
4.设备履历表
1) 将设备之重大保养、维修、改造、移动等事项作为记录档案备查,以完善设备管理,使用之表单称为《设备履历表》。
2) 《设备履历表》由生技部填写、存档,从设备购入至废弃均应完好保存,设备废弃一年以上方可销毁其《设备履历表》。
3) 《设备履历表》一般有简要文字、数据记载设备之重大事项,必要时,标注对应之记录表单号码,如《设备维修记录表》号码等。
定期检查记录表
设备名称: 财产编号: 使用单位: 检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