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2;一、核心素养的意义
二、学科核心素养
三、培养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二;;三;四;;五;六; ;方向和性质相同
1.两者是上位和下位、整体和部分、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两者是目的、方向与手段、途径的关系
3.两者是相互包含、融合(内容上)和有机转化、相互促进(形成过程上)的关系
4.区别:核心素养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简单机械的总和(超学科的东西,包括非学科的教育和活动);两者出发点不同(学生和学科);教学目标发展:
双基
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教授
认为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
1、参与度 ;2、亲合度 ;
3、自由度 ;4、整合度 ;
5、练习度 ;6、延展度。
;核心素养所蕴含的教学策略;7/17/2018;7/17/2018;;这是2006年的一堂以世界杯开场的思想政治课
在这堂课前的德国世界杯C组第二轮比赛中,阿根廷以6比0完胜塞黑,创造了那届世界杯最悬殊的比分。而此前的塞黑队连续10场不败,是世界杯出线队中最出色的球队。当许多球迷学生还沉浸在对这场球的困惑中时,李梁老师的课开场了:“你们有没有看阿根廷和塞黑的那场比赛?你们是不是也奇怪一路高歌猛进的塞黑队为何会突然惨败?”学生们瞪大眼睛,一些人不停点头。
这时,李梁点开了连夜赶制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和新闻回放: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球员们得知后难掩心中的迷茫和痛苦,一位塞黑球员在比赛结束后说:“没有人在自己的祖国刚刚分裂时,还能兴高采烈地享受足球的乐趣。”
原来,是祖国的分裂,使球队失去了斗志。于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堂令人难忘的由真实事件设计出来的情境教学。
这堂课,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仅从书本情境、教师经验进行教学,极有可能上成我们常见的灌输式思想教育课。当我们的教学从真实情境、学生经验出发,就会带给我们许多惊喜。;《人民教育》刊登过一篇主题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课例。
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项目:学生分4组,每个组配发一些材料和工具;要求各小组利用这些物品生产简单的产品:圆形、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等;这些产品价值不同,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创造的价值最大。
学生拿到材料袋后发现,各组的原材料和工具都不一样:有的剪刀多,有的纸多。怎么办?小组内讨论后找到了好办法——纸张充裕的组用纸去交换剪刀;或用几张白纸去交换一张彩纸等。
通过活动,最终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一样,形成了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促使国际市场形成。
这样的项目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了学习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策略的应用能力。; 美术欣赏课程教材中有“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单元,一位教师在讲授这个单元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题目:课本在讲中国“山水画”单元时,标题前用了“咫尺千里”来修饰“山水画”,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具体作品分别进行阐述。后来,教师觉??这样提问学生的思维度还是不够,就进行了调整,变成:假如你是课本编写者,请用另外的词来修饰中国“山水画”,并结合具体作品说明你的观点。
调整后的问题更重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更重视学生对作品独特的解读。许多学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雄伟浑厚——中国古代山水画”,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取景高远,中部的烟云拉开了人与山的距离,有一种异常雄伟高大之感;“身临其境——中国古代山水画”,《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做了描绘,画面逼真,仿佛身临其境……教师改变了提问的方式,一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可见,我们只要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精彩。;《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余文森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