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标准概述.doc

发布:2016-06-09约9.86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标准 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课程编码:31005 3、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4、适用学制:三年 5、课程学时:48 6、课程学分:3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通过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工矿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情境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性,掌握目前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掌握各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各类处理处置主要设备、构筑物和典型工艺等;熟悉和了解各类一般和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高解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人才所必备环保(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向)设施运行及管理能力、环境工程方案设计能力、环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监理能力和环保业务推介及售后服务能力。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并培养其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协助的职业素养,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科学严谨的职业道德,为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熟悉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 2. 熟悉和掌握城市固体废物收集和运输,能够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情况设计收集线路、调度指挥收运人员和车辆; 3. 熟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运行管理和封场管理等; 4. 熟悉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统计工作和上报流程,以及各类处理方法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构筑物和典型工艺等; 5. 熟悉和了解各类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二) 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熟悉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现状、管理原则、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2)能够设计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3)能够根据工业生产工艺统计各种固体废物; (4)掌握各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5)熟悉各类处理处置主要设备、构筑物和典型工艺等; (6)熟悉和了解各类一般和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2、方法能力 (1)具备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并应用到工作岗位的能力; (2)具备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具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4)具备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5)具备工作过程的管理能力; (6)具备对工作过程和成果的评价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备人际交流、表达能力; (2)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具备工作任务的组织管理能力; (4)具备工作责任心; (5)具备环保等社会责任心。 (三)素质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使学生养成查阅资料、制定计划的工作习惯 2、树立起自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注重日常职业素质养成的意识; 3、在学习和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4、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环境保护意识。 四、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及学时安排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子情境 学时 合计学时 子序号 子情境 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 1.1 国家法规、政策及标准 6 6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 2.1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 6 14 2.2 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封场 8 3 工矿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3.1 工矿业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8 22 3.2 工矿业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 10 3.3 安全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封场 4 4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4.1 一般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3 6 4.2 典型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3 总学时 48 (二)学习情境描述及组织实施 学习情景1: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 学时:6 理论学时:6 实践学时:0 子学习情境1.1:国家法规、政策及标准 学时:6 理论学时:6 实践学时:0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及我国固废产生现状;熟悉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固体废物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了解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以及相关其他标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 1、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及产生现状; 2、固体废物的分类,特别是一半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固体废物的鉴别 3、掌握固体废物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