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基础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送风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两台2×600MW燃煤发电机机组容量的华能阳逻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的送风机基础工程。两台机组共包括了四台送风机基础。由于送风机基础属于大型动力设备基础,每台基础各有50个预留孔,预留孔洞数量繁多、规格多样、埋深不一,基础顶面多种标高,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控制好预留孔洞位置、规格、埋深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是施工要点。并在施工过程中应与各专业及设备制造厂密切配合,防止出现各种可预见性问题,并将问题处理在施工之前。
整个送风机基础采用对拉大模板工艺,分两次施工,施工缝留置于-0.34米。本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都增大了施工难度。
二、施工准备:
在送风机基础施工前要先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冬季的施工编写一份详细的方案,并做好相应的一切准备工作。
基础施工前要做好相关的隐蔽验收工作。
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对各操作班组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工程所用模板、φ48×3.25钢管、扣件、钢筋、脚手板、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各种材料均经检查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主管技术部门和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式搅拌。
各工种操作人员均进行了岗前培训,并都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所需施工机具及劳动力落实到位。
三、施工方法和工艺
(一)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水平施工缝留置在-0.05m标高处,施工缝面设竖向插筋ф12@300,双向布置,伸入砼内300mm,外露300mm。
2、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先用钢凿将施工缝处凿毛,清除其松散石子及浮浆层,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的水泥浆及铁锈清除干净,将钢筋校正,然后洒水湿润,浇注砼前应先浇捣一层50厚与砼成份级配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砼。
3、模板的支设:
零米以下采用对拉工艺,零米以上采用镜面竹胶大模板无对拉工艺,零米以上部分阳角处均加木线条装饰,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挑檐部分和阳角部分的节点模板支设见附图一。
4、预留孔洞的留设:
预留孔洞均采用竹胶模板提前预制成型,提前放置到位并固定好,浇筑混凝土时直埋于混凝土内,待砼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后用倒链将预埋孔洞拉出。因这次送风机基础上预留孔洞较多,故必需多准备几个倒链,以及多按排几组人员一起同时操作。防止错过时机,混凝土凝固后拉不出预留孔,或强行拉时将混凝土拉裂等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附图一
5、零米以上采用无对拉工艺,模板的支撑采用架子进行加固,外侧
(二)竹胶大模板施工工艺
本工程模板采用厚1㎝竹胶大模板,加固采用50×100㎜的木方、Φ48钢管、各种不同规格长度的对拉螺栓。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和拼缝严密,对进场的竹胶模板在加工前要进行筛选,选用同种规格和几何尺寸的材料,并在使用前应先清除其表面的灰尘;对尺寸有异者进行找方修正,个别变形翘曲表面平整度偏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改作其它次要部位的模板用,边角修整后刷胶封口以保证耐久。
配模使用的木方必须经过压刨,以免由于薄厚不一而影响砼的成品质量。模板严格按照模板配制图在加工场操作平台上制作,加工成型后应予试拼装,其接缝平整度及缝隙达到要求后编号,分类堆放整齐,以备现场使用。采用对拉工艺时,所有对拉螺栓均采用φ12螺栓@600对拉,外侧设@300mm的Φ48钢管水平围檩,在水平围檩内侧竖向布设@250mm的50×100mm木方加固,并采用立向放置。
1、大模板制作与检验
、大模板应按照设计图和工艺文件加工制作。为防止因混凝土涨模使结构尺寸变大,在制作模板时应比结构尺寸收5mm。
、大模板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材质证明,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
、大模板主体的加工可按下列基本工艺流程:面板下料→肋、背楞加工→组拼→校正→过程检验→刷脱模剂→标识→最终检验→堆放
、大模板面板、肋、背楞下料的尺寸应准确,料口应平整,并且组拼前应调平、调直,并裁板边刷一遍银粉漆以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大模板组拼应在专用平台上进行,并采用合理的组拼顺序和方法。
、脱模剂应涂刷均匀,标识明确,堆放整齐。
、拼装式大模板的组拼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表一 拼装式大模板的组拼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模板高度 ±3 尺量检查 2 模板长度 -2 尺量检查 3 模板板面对角线差 ≤3 尺量检查 4 板面平整度 2 用2m靠尺及塞尺检查 5 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 ≤1 用平尺及塞尺量检查 6 相邻模板拼缝间隙 ≤1 塞尺量检查 2、大模板施工与验收
、大模板安装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各部位形状、尺寸和预留孔位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