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送风机基础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02-03约5.7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送风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两台2×600MW燃煤发电机预留孔洞均采用竹胶模板提前预制成型,提前放置到位并固定好,浇筑混凝土时直埋于混凝土内,待砼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后用倒链将预埋孔洞拉出。因这次送风机基础上预留孔洞较多,故必需多准备几个倒链,以及多按排几组人员一起同时操作。防止错过时机,混凝土凝固后拉不出预留孔,或强行拉时将混凝土拉裂等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附图一 5、零米以上采用无对拉工艺,模板的支撑采用架子进行加固,外侧 (二)竹胶大模板施工工艺 本工程模板采用厚1㎝竹胶大模板,加固采用50×100㎜的木方、Φ48钢管、各种不同规格长度的对拉螺栓。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和拼缝严密,对进场的竹胶模板在加工前要进行筛选,选用同种规格和几何尺寸的材料,并在使用前应先清除其表面的灰尘个别变形翘曲表面平整度偏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改作其它次要部位的模板用   mm的Φ48钢管水平围檩,在水平围檩内侧竖向布设@250mm的50×100mm木方加固,并采用立向放置。 1、大模板制作与检验 、大模板应按照设计图和工艺文件加工制作。为防止因混凝土涨模使结构尺寸变大,在制作模板时应比结构尺寸收5mm。 、大模板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材质证明,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 、大模板主体的加工可按下列基本工艺流程:面板下料→肋、背楞加工→组拼→校正→过程检验→刷脱模剂→标识→最终检验→堆放 、大模板面板、肋、背楞下料的尺寸应准确,料口应平整,并且组拼前应调平、调直,并裁板边刷一遍银粉漆以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大模板组拼应在专用平台上进行,并采用合理的组拼顺序和方法。 、脱模剂应涂刷均匀,标识明确,堆放整齐。 、拼装式大模板的组拼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表一 拼装式大模板的组拼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用2m靠尺塞尺检查相邻板表面高低差用尺塞尺量检查相邻板塞尺量检查对拉螺栓位置排列整齐,模板拼缝有规律。防止模板的接缝处漏浆,在接缝处一律贴25mm×5mm的单面带胶条来封堵?(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4 尺量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2 尺量检查 层高垂直度 全高≤5m 3 线坠及尺量检查 全高>5m 5 线坠及尺量检查 相邻模板板面高低差 2 平尺及塞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4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运输、加工、安装和拆模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模板,防止损伤模板,增加重复使用的次数,降低使用成本。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采取技术措施如下? 1、优选材料,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技术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及时卸料;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两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用铁抹压光。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应根据当时的施工情况和环境气温,采养护。一般大体积砼在养护天后拆模并及时回填土,同时考虑拆模后的保温、保湿养护(特别是相对湿度小于70%的地区),以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基础在内埋设测温点个分别测量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根据大体积砼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较慢的特点,确定测温时间为天。在测温点被砼覆盖2小时后即开始测温,每4小时测温一次。混凝土浇捣后3天每6小时测读一次,3~14天内每6小时测读一次,以后每12小时测读一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差过大应记录一次。测温曲线图基础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升降?   抗裂缝采用热影响系数m值即热影响系数为m=0.43+0.0018W(普硅水泥)或m=0.63+0.0018W(早强水泥);或m=0.55+0.001W(矿渣水泥)。式中W为水泥用量。当大体积砼有导温散热情况绝热温度时 T热=本工程锅炉基础?中心温度T热=61.5℃降温速率宜控制在0.25~0.5℃/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