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中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摘要:当前,internet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里的所有学校,基本上都接入了因特网,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也成了信息技术老师讨论最多的话题,但是,在乡镇中学,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农村中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缓慢。作为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我们要利用好现有的条件设备,结合自己本土本校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教学 农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94-02
1 问题的提出
乡镇农村信息技术现状调查分析:
以笔者所在乡镇调查为例:绝大部分学生在没有上信息技术课前对电脑没有任何认识。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基础非常薄弱。目前,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每周仅开1-2节,很多学校虽然配好了电脑房,但电脑拥有量太少,平均两三个学生用一台电脑。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能上internet,但接入的带宽网速很慢。
2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2.1 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开始逐步重视起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得到发展。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学校配置的电脑还不够多,上课时大部分还是两个人一台电脑。
2.2 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高
很多农村中学现在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在兼职,这些老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可能更多的是在按照他自己的本职学科规律在上课。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在上课时也很难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根据笔者的调查,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存在最多的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下面的两种教学模式:
(1)根据课本,教师讲,学生练的“填鸭放羊”式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每节课先讲10~20分钟,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20~30分钟,无完整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和评估体系,教师无法控制教学活动进程甚至不想去控制,任凭学生“自由发挥”,这种方式对于农村学生,很难行的通。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讲练循环”式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现在被大量信息技术教师所采用。
3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3.1客观存在硬件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现在摆在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最大硬件问题就是电脑太少,上网的速度太慢,以至使正常的教学活动都很难开展。我们计算机老师要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呢?我们现在要的不是抱怨条件差,而是要花心思想一下怎样更好更有效地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和能量。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是这样解决的
3.1.1 电脑不足的问题
电脑的数量我们无法改变,那就在学生身上做文章。电脑不足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学生操作电脑水平不平衡,课堂上部分同学注意力没有放在学习上。我们是这样做的,把每台电脑前面的同学分成“甲同学”和“乙同学”。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里面选一个电脑操作比较好的同学做组长。上课时笔者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笔者把任务给同学布置下去,大家可以研究讨论,并且由组长组织集体攻关,看哪个组最先全部知道如何完成。当有一个组通知已经全部知道怎样完成任务了,笔者就随机指定由各小组里面的“甲同学”或“乙同学”来完成任务。并且评出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所有组员的平时成绩加1分。
3.1.2 网速过慢的问题
电脑房里几十台电脑一起上网,网速过慢确实让人感到很头疼。特别是我们现在初中的教材,基本上都和网络有关,如果上课时想打开一个网页也要等上几分钟的话,
3.2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探讨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相比最大差异是:中国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杨振宁教授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现在在进行课程改革,各个学科都在朝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发展。而我们信息技术这个学科,从诞生起就应超这个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行业,知识的更新率非常高,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我们是教给学生现在已经有的知识,还是教给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呢?答案很好选,可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课要怎样上呢?抛砖引玉,笔者把自己上课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和大家谈谈。
3.2.1培养助手,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中发现学习积极、肯动脑,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学生,鼓励他们超前学习,将他们培养成学习骨干。家庭中有计算机的,将下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驱动内容拷贝回去,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学习,没有计算机的同学则利用课余时间
开放机房,使他们先一步掌握学习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