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h高速动车组二等车总体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南交通大学
课程设计
300km/h高速动车组二等车总体设计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了有关300km/h电动车组的总体设计。主要从高速铁路运输需要出发进行研究,计算和综合论证建议采用2动2拖为一个单元组成组成动力分散的300km/m的短编组动车,以两个短编组列车组成一列长编组列车,并提出了该列车的总体参数,对系统的组成也进行了设计和描述。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总体参数 列车系统集成 转向架 车辆设备
目录
前言 2
第1章 动车组总体概况 3
1.1 世界各国动车组简介 3
1.2 国内的高速动车组发展概况 4
1.2.1 我国客运专线规划概况 4
1.2.2 我国引进并合作生产高速动车组情况 5
第2章 动车组方案的选择 5
2.1 动力的选择方式 6
2.1.1 动力集中式 6
2.1.2 动力分散式 6
2.2 动车组的单元选择 7
2.2.1 动车组成与功率分配 7
第3章 车辆基本参数的选择 9
3.1 列车概况 9
3.1.1 动车组限界 9
3.1.2 300km/h动车组的主要技术参数 10
第4章 车辆平面布置方案的选择 11
第5章 车体钢结构和内装设计 13
5.1 车体钢结构的设计 13
5.1.1 车体结构的选择 13
5.1.2 车体组成 14
5.1.3 流线型头部结构 18
5.2 动车的内装设备设计 18
5.2.1 内装结构 18
5.2.2 内侧门 20
第6章 车钩和缓冲器的选型设计 21
6.1 车钩的选择 21
6.1.1 车钩的分类及组成 22
6.1.2 高速动车组的车钩选择 22
6.1.3 车钩的具体工作工程 23
6.2 缓冲器的选型设计 25
6.2.1 缓冲器的分类及组成 25
6.2.2 动车组缓冲器的选择 25
第7章 转向架和制动系统额设计与计算 27
7.1 转向架的选型设计 27
7.1.1 转向架的设计原则及分类 27
7.1.2 转向架的型号选则 27
7.2 制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9
7.2.1 制动系统的分类 29
7.2.2 制动系统的计算 30
第8章 车辆设备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32
8.1 供水系统的设计 32
8.2 空调系统的设计 33
8.2.1 空调系统结构及性能 34
8.2.2 车内压力控制 34
8.3 电气设备系统 34
8.3.1 高压电气系统 34
8.3.2 牵引系统 35
8.3.3 辅助供电系统 36
8.3.4 旅客信息系统 36
参考文献 36
前言
自从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于1964年在日本东海道建成运行以来,尽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由于高速铁路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点,使其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适应中国的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铁道部将在2020年前规划建设“四纵四横”(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广州;北京到哈尔滨;兰州到徐州;上海到长沙;太远到青岛;上海到深圳等路线)。总里程达120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快速客运通道。为此铁道部将陆续从国外引进并且合作生产1000列时速为200~300km/h的动车组。并且已于2007年4月18日在既有铁路干线上正式开行了140对时速达到200km/h的高速动车组。到年底要逐步增加到257对。为了管好、用好和维护好这些高科技的动车组,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力人员。这些科技人员目前迫切需要一些适合他们要求、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课程设计从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概况出发,简要叙述了动车组的基本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制动问题,结合我国引进并合作生产的动车组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动车组的转向架的详细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对动车组的车体结构和车端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人通过在西南交大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导,绘制了大量形象的工作原理图,使本文生动易读。
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尤其是西南交大机械学院杨美传老师的帮助,在编写的过程中,提出和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技巧。
在此,对所有帮助我在完成此次课程设计任务书的人表示感谢。
2013年3月
第1章 动车组总体概况
1.1 世界各国动车组简介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CE,见表1.1~1.3
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