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心理学案列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8-06-03约9.57千字共10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内容 1、个性心理特征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2、个性倾向性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3、群体(集团)动力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4、安全态度与安全 5、事故心理与安全 6、安全策略 某电业局在线路检修作业中使用氖光验电器检验线路是否有电这种验电器是靠验电头接近高压线时指示灯亮否,来断定线路是否有电。一次,操作工在白天使用它,因指示灯的波长与日光波长很接近,与天空背景不能形成明显的反差,而误把亮着的指示灯看成没有亮,做出了线路无电的错误判断,导致了一起触电伤亡事故。 原因分析:这就是因为客观事物(指示灯)的刺激方式和强度不适合环境条件(白天),以及人的心理活动(视觉、思维)有误所致。 结论:要想防止事故,就必须很好地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关系,把安全需要和安全目标纳入SOR循环,支配作业人员的行为,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好。 一、 感觉知觉对劳动 安全的影响 1、感觉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感觉不是万能的。人的感觉能力受着分析器功能的限制,只能对一定限度内的刺激产生感觉。此外,由于各人的分析器功能不尽相同,各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也不相同。 1客观性(直观性) 2主观片面性 3适应性 4对比性 5互相作用性 2、知觉 1什么是知觉 ? 2知觉的特性 完整性 理解性 恒常性 选择性 3、 错觉 冯特错觉:下图的两条直线平行吗? 1事物本身的显现条件方面 2环境方面 3生理方面 4心理方面 案例 某矿有位46岁的老放矿工,一天,得知妻子生了个男孩,中年得子,分外高兴,上班前就请好了假.准备下班后立即赶回家去抱儿子。可是不巧,就在快下车的时候,遇到一块火石塞住了溜斗,想急忙装上炸药准备炸碎那块大石。点火之后“很久”(心理上的时间错觉)未听见炮响,误以为是瞎炮,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间火,结果炮响人亡。 4、注意 什么是注意 注意的产生机制 注意的品质特性 注意的选择性(指向性) 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广度(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感知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客观条件 显现方式,信息强度,环境陪衬或干扰状况,对象物与非对象物的对比度或反差度等等。 主观条件 感知具有直观性,片面性、完整性、恒常性等特性,有些特性在某种条件下,会促使劳动者产生错觉,导致不安全行为。 注意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注意品质不良的劳动者,常常表现出对眼前的事物或工作思想不集中,心不在焉,粗心大意,顾此失彼,有意无意地违犯安全操作规程。 事故案例 2001年6月23日早8时,某矿采煤队长 在井口安排 李认绩、金绪健等六名同志到413下山东三、东四顺槽掘进,并交待了先支护好后再工作。9时10分左右工作面开始打眼放炮, 开绞车, 1 5时左右,职工陈吉华、王功菊、李咸斌、李认绩四人坐在413下山东四顺槽三岔门口休息时,突然发生冒顶,造成四人死亡。 结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差,空顶作业,不按规定对巷道进行支护,在大面积空顶处休息时,突然冒顶,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 情感情绪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1、什么是情感情绪? 2、情感情绪的特性 3、情感情绪的控制 1、什么是情感情绪? 三种主要的社会性情感 劳动者的道德感 劳动者的理智感 美 感 2、情感情绪的特性 1两极性 比如:喜与悲、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欢与忧 2感染性 看到旁人笑得很开心,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笑 3迁移性 情感情绪的聚积 ,能够从这件事转移到那件事 4可控性或可导性 情感情绪是可以加以控制或被诱导的 3、情感情绪的控制 自控就是靠个人自身的意志努力来实现疏导与控制。 基本途径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丰富生活情趣,节制不切实际的需要与欲望;养成良好的个性习惯;掌握好自身的生物节律 。 案例: 某矿一位巷道维修工,家在农村,因超生受到降级处分,闷闷不乐。一次,有位算命先生说他今年有大灾,更使他情绪不安,精神恍惚,结果在一次更换巷道支柱作业时,因注意力涣散,不慎被支柱压断了双脚。 结论:血的教训告诉人们,要防止事故做到安全生产,切切不可忽视劳动者的情绪状态,不良的情绪确实是事故的最佳催化剂。 他控就是靠外界的力量(组织领导、亲人、朋友 的教育、引导、规劝、感染及环境影响等)进行疏导和控制。 基本途径是:努力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