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

发布:2017-02-07约8.19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 平行与垂直 教学内容: 平行与垂直P56-P5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 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5.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 垂直 1.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 (三)巩固发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垂线的画法 教学内容: 垂线的画法P58-P5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线吗? 2.怎样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教学内容:垂线的画法 (二)探索发现 1.先思考:画垂线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三角板或量角器) 2.阅读教材P58内容,想一想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一幅图 4.先小组内交流画法,再指名展示。 教师总结: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的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5.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独立思考后在P58上例2练一练。 6.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展示。 7.教师总结画法。强调不要忘记标垂足。 8.仔细观察,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可以画几条,看P59页内容,自己再尝试画出几条线段,再比一比这些线段,哪一条最短?你怎样知道的?这条垂直的线段有几条? 我们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9.自读P59页例3(2)的内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长度是相等的。 10.教师总结: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三)巩固发散 1.P58做一做剩余的内容(投影展示,学生演示画法) 2.P59做一做1 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导:求的最短距离就是垂线段 3.P59做一做2 独立完成后,教师总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