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docx

发布:2019-08-08约7.2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四年级数学上·新课标(人)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 平行与垂直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例1及做一做,第61页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能够正确地辨认平行与垂直。 2.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体会数学的美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2.请画出一条直线。 3.直线有什么特点?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运动场情景图,找找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学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直线的知识。 三、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展示交流。 让学生随便在纸上画两条直线,老师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选出能呈现各种情况的典型作品) 2.问题引导。 大家看看黑板上展示的这些不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你们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吗? 3.自主分类。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将分类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请这些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分类的结果是什么? 各个小组交流分类情况。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在数学上把这种交叉的关系也称为相交。(板书:相交) ①分为两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②分为三类: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③分为四类: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相交成直角的一类。 4.同学们现在出现了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你更赞同哪一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1)通过再次操作与讨论,对于第一次分类的结果,你们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四、自主探究,揭示规律 1.认识平行。 (1)(PPT课件出示)先来观察屏幕上这种情况,这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两条直线不相交。 (2)揭示平行的定义。 师:像屏幕上这样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呢?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词应重点强调?为什么? (3)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和“互相平行”的含义。 (4)介绍平行符号。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平行,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5)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认识垂直。 (1)感知垂直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在画两条直线时,还画了相交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相交的情况。观察一下这些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量一量,刚才所画的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通过测量,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2)认识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介绍垂直符号。 垂直和平行一样,也可以用符号表示,就是“⊥”(板书:“⊥”),这里的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4)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五、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这节课怎么样?认为自己很棒的话,请给自己一点掌声。 最后做一个平行的动作,“下课”,再做一个垂直的动作,“同学们再见”。 六、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61页练习十第1~3题。 七、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由学生自由画出两条直线,再到分类,最后分别讨论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并举出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不同情况,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并且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相交情况的想象,对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的想象等。 [不足之处] 引导过程中,这一环节设计不够细致。语言不简练,导致学生在长时间内没把握到重点。 [再教设计] 语言再精炼一些,引导学生上再下功夫。 第2课时 垂线的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例2、例3及做一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