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的工程分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意义
一类土粒组划分
(一)、粗粒土的分类方法
1、以国家标准为代表的第一类土的分类方法
(1)、粒组划分
粒组
统称 粗组粒径范围(mm) 粒 组 名 称 国 标 水利标准 公路标准 巨粒 d>200 漂石(块石) 相同
相 同
名称碎石变为小块石
相 同
粉粒、和粘土的界限
变为0.002 mm 200≥d>60 卵石(碎石) 粗粒 60≥d>20 砾
粒 粗砾 20≥d>5 中砾 5≥d>2 细砾 2≥d>0.5 砂
粒 粗砂 0.5≥d>0.25 中砂 0.25≥d>0.075 细砂 细粒 0.075≥d>0.005
<0.005 粉 粒
粘 粒
(一)、巨粒土的分类方法
土类 粒组含量 土代号 土名称 巨粒土
巨粒含量
75%~100% 漂石含量大于卵石含量 B 漂石 漂石含量不大于卵石含量 Cb 卵石 混合
巨粒土
巨粒含量
50%~75% 漂石含量大于卵石含量 BSI 混合漂石 漂石含量不大于卵石含量 CbSI 混合卵石 巨粒
混合土 巨粒含量
15%~50% 漂石含量大于卵石含量 CBI 漂石混合土 漂石含量不大于卵石含量 CICb 卵石混合土
(2)砾粒土的分类
土类 粒组% 土代号 土 名 称 国 标 水利 公路标准 砾 细粒
<5% 级配:Cu≥5,
Cc=1~3 GW 级配良好的砾 相
同 对细砾土质砾土分粘土质砾和粉土质砾的界限是以细粒土在塑性图A线上下位置而定。其它的全相同。 级配:不同时满足上述条要求 GP 级配不良的砾 含细粒土砾 细粒含量5%~15% GF 含细粒土的砾 细粒土质砾 细粒含量
15%~50% 细粒土以粘土为主 GC 粘土质砾 细粒土以粉土为主 GM 粉土质砾
(3)、砂类土的分类
土类 粒 组% 代号 土 名 称 国标 水利 公路标准 砂 细粒
含量
<5% 级配:Cu≥5, Cc=1~3 SW 级配良好的砂 相
同 对细粒土质砂分粘土质砂和粉土质砂的界限是以细粒土在塑性图A线上下位置而定。 级配不同时满足上述条要求 SP 级配不良的砂 含细粒土砂 细粒%5%~15% SF 含细粒土的砂 细粒土质砂 细粒
含量
15%~50% 细粒土为粘土为主 SC 粘土质砂 细粒土为粉土为主 SM 粉土质砂
(1)、碎石土的分类
2、以勘察规范为代表的第二类土的分类标准
颗粒级配 颗粒形状 勘察
规范 1、建筑规范
2、港口规范
3、公路桥涵
4、北京规范
5、上海规范
和勘察规范的定名完全相同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圆形及为主 漂石 棱角形为主 块石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圆形及为主 卵石 棱角形为主 碎石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圆形为主 圆砾 棱角形为主 角砾
颗粒级配 勘察规范
1、建筑规范
2、港口规范
3、公路桥涵
4、北京规范
5、上海规范
和勘察规范的定名完全相同。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50% 砾砂 粒径大于0.5 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粗砂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中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 细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粉砂
(二)、细粒土的分类方法
1、以国标为代表的第一类土的分类方法 表5-6
规范名称 塑性图形 过渡区
的界限 圆锥仪的规格 深度mm 高低液限
的界限值 质量(g) 顶角 国 标 4~7 76 30 17 A线: Ip=0.73(WL-20)
B线:
WL=50% 水利规范 6~10 76 30 17 公路规范 4~7 76 30 17 4~7 100 30 20 铁路规范
修订条文 10~17 76 30 10 A线: Ip=0.63(WL-20)
B线:
WL =40%
定名是根据液限Wp和塑性指数Ip值落在塑性图区域分别定名为低液限粉土、高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和高液限粘土。粘土和粉土过渡区(CL-ML)的土按相邻土层的类别考虑细分。
土在塑性图中位置 土的代号 土的名称 塑性指数IP 液限WL
第二类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