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8-01-29约2.9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谢玲1 何军2 徐学武1 (1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北黄冈 438000;2黄冈市血防专科医院 湖北黄冈 438000)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68-02 【摘要】目的 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外用1次;对照组98例外用维A酸霜,每晚外用1次,均连用8周,每2、4、6、8周复查,并记录皮疹消退情况及副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6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15例,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关键词】寻常痤疮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疗效观察 为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2009年9月—2010年3月,我科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10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寻常痤疮诊断标准[1]。入选病例必须2周内未用外用痤疮治疗药物,4周内未口服维A酸类或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2月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排除标准:凡具有下列任一条件的患者不能进入本项临床观察:重度寻常痤疮患者,近2年准备怀孕者;高血脂、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低下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精神疾病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均不入选。200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其中男45例,女57例,年龄19—38岁,平均(23.36plusmn;2.62)岁,病程2—3年,平均(2.8plusmn;0.69)年。对照组98例,其中男40例,女:58例,年龄18-38岁,平均(26.12plusmn;5.13)岁,病程2—3年,平均(2.7plusmn;0.5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武汉中联集团四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晚外用1次,疗程8周;对照组:维A酸霜(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晚外用1次,疗程8周。用药前均先用温水洗净面部,皮肤干爽后取药膏均匀涂于皮损处(避免接触眼睑和粘膜)。就诊当天和治疗2、4、6、8周分别填写观察表,记录粉刺,丘疹、脓疱数目及用药的不良反应。 1.2.2 疗效评价标准[2] 以皮损减少总数为标准,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的总皮损,再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总皮损数)times;100%。痊愈为疗效指数ge;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疗效指数30~59%;无效为疗效指数<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2.3 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系用X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见表1。200例患者全部完成观察。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7天,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15天。 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96%和82.35%,对照组分别为21.43%和64.30%。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32,8.273,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性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102 53 31 15 3 82.35 对照组 98 21 42 15 20 64.30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5例患者有轻微刺痛,对照组11例患者有干燥及轻微刺痛感,均可耐受,不影响后续治疗,结束用药一周后,不良反应消失。 2.3随访 对两组痊愈病人随访1个月,治疗组复发5例(9.43%)例,对照组复发15例(71.43%)例,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073,P<0.05)。 3 讨论 寻常型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的损容性疾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其发病因素与雄性激素分泌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