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和公式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物理公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总/t总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g=9、8N/kg) 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 W=Fs
6、有用功W有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W有=W总=Fs f为摩擦力;s为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
7、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功率P= w / t
9、、压强P= F/s
10、液体压强 P=ρ g 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cm△t
12、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 Q=mq m:质量 q:热值 串联电路电流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电阻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电压U=U1=U2=……
电阻1/R =1/R1 +1/R2 +……
14.欧姆定律 I= U/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功 W=U I t=P t
16.电功率 P=UI=I2R=U2/R17.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U2t/R=UIt=PtQ=W 18.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2+……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f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频率/放 倒/正 虚/实 照相机 u2f fv2f 缩小 倒立 实像 投影仪 fU2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放大镜 Uf vu 放大 正立 虚像 9、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佩戴凸透镜矫正。
10、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11、人体的正常体温:37℃左右。
12、体温计使用前要甩一下,因为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缩口)。
13、物态变化过程:
气→液→液化(放热);液→气→汽化(吸热);液→固→凝固(放热);
固→液→熔化(吸热);气→固→凝华(放热);固→气→升华(吸热)。
14、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15、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和沸腾(沸点时)。
16、液化的两种途径: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7、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8、英国——汤姆孙——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19、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
20、短路: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21、串联:用电器首尾相接(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22、电流表的接法:串联,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电压表接法:并联,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
23、电压表可以与电源串联,测得的为电源的电压。但电流表不能并联(短路)。
24、滑动变阻器接法:一上一下,接通电路前滑到最大,保护电路作用。
25、判断电路的串并联方法:去掉电压表,用导线代替电流表。
26、三孔插座接法:上地左零右火,开关与用电器串联。
27、保险丝材料: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
28、保险丝接法:串联在干路,保护所有用电器。
29、丹麦——奥斯特——奥斯特实验——电流磁效应——电生磁——电动机
30、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3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都有关。
3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有无铁芯和线圈的匝数。
影响电磁铁磁场极性的因素:电流的方向。
影响电磁铁磁性有无的因素:通断电
33、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用途:输送电力。
34、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电路图: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用电器和电源,并起到
改变电流电压的作用。
35、电能表上标志的意义:
“220V”:额定电压为220伏;
“10(20)A”:额定电流为10安,额定最大电流为20安;
“50Hz”:电能表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r/kw·h”: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
36、电灯泡上的标志“220V 25W”: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电功率为25瓦。
37、1kW·h = 3.6×106J
38、英国——焦耳——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Q=I2Rt
39、电流过大的原因: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短路。
40、家庭电路的组成: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