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B.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N元素
C.DNAD.细胞中的水都参与细胞内液的构成
2.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②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C.蛋白质、RNA通过③需要消耗能量
D.在有丝分裂过程中,②、④都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3.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
B.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降低
C.葡萄糖D.胞吐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4.下列有关实验材,错误的是A.检测还原糖和蛋白质都要使用浅色实验材料
B.观察质壁分离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都要活体材料C.使用样方法必须取样随机D.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是蝗虫的卵巢
5. 科学家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入已分化的肌肉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下图为该试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iPS细胞所带遗传信息与肌肉细胞相同 B. 图示过程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C. 关键基因表达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D. 应用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95%的酒精,可以获得无杂质的DNA
7.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
A.该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核糖体发挥功能的主要时期是c阶段
C.d、e阶段细胞中不发生转录过程 D.核DNA含量加倍b阶段
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甲组噬菌体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A.甲组的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B.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
C.乙组的沉淀物中无放射性 D.乙组的上清液中有微弱的放射性
9.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10.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
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1.12.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的传递只能从A到B
B.①和②一定有磷脂双分子层
C.③处的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④
D.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或腺体细胞
13.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
B.用NAA(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
C.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发育
D.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14.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下列变化合理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大鼠的排尿量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15.下图表示机免疫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的是
A.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 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 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 细胞c只能为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1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7.若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囊胚能继续发育成成年狗,则该狗不能生育
B.若使该囊胚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将得到一只二倍体雌性狗
C.经过染色体加倍,发育成的狗患遗传病的概率与自然繁殖的狗相同
D.在由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现象
18.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是甲发酵罐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h和第0 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19.前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