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卷积码编译码器的研究与实现.doc

发布:2017-12-24约2.4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卷积码编译码器的研究与实现 ? 40?科技论坛 卷积码编译码器的研究与实现 赵曜苏开荣刘华平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重庆四联微电子有限公司,重庆400065) 摘要:卷积码凭借其编译码的优越性在无线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设计了DVB-S标准中常用的(2,1,7)卷积码的Viterbi译 码器.通过串——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并在AlteraEPIC20FPGA芯片上进行测试并且通过. 关键词:卷积码;DVB;维特比;FPGA 1卷积码编码 卷积码最早于1955年由Elias提出的,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信道 编码.卷积码的编码过程充分利用了各码段间相关性这一独特的编 码和解码算法,在与分组码相同的设备复杂度和码率的条件下,无 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证实卷积码的性能要优于分组码. 同时,最佳译码和准最佳译码在实现上比分组码容易,卷积码还是 较早提出相应软判决译码算法的编码方式.它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 信,数字地面通信,空间通信,卫星通信等众多系统. 主要研究的(2,1,7)卷积码是目前DVB—s(数字卫星广播系统 标准)中常用的一种标准卷积码,也是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协调委员 会正式推荐作为遥测信道编码标准的两种编码方式之一lll. (n,k,N)表示把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N为编码约束长 度,说明编码过程中互相约束的码段个数.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 元不仅与当前组的k个信息比特有关,而且与前N一1个输入组的信 息比特有关.编码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码元有N×n个.R=k/n是 卷积码的码率,码率和约束长度是衡量卷积码的两个重要参数.主 要研究的f2,1,7)卷积码的k=l,n=2,N=7,该码的生成多项式为 (171,133),自由距离d=10.该卷积编码结构包括6个移位寄存器, 即na=6,所以编码器的状态数有2^m=6412J. 2卷积码译码 卷积码译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代数译码和概率译码.在 1957年Wozencraft提出了一种有效地译码方法即序列译码,两年后 由Fano改进;1963年Massey提出了一种性能稍差但是比较实用的 门限译码方法.自此卷积码开始走向实用化.而后1967年Viterbi 提出了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它对存储级数较小的卷积码很容易实 现,而且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译码器也较简单,因此广泛的应用于 现代通信中[31. 一 般情况下一个译码器包括一下几个单元:控制单元(cu),支 路度量计算单元(BMU),加比选单元(ACSU),幸存路径管理单元 (SMU)和存储单元各个单元都是在控制单元的协调下工作,主要介 绍一下几个模块. 2.1分支度量单元(BMU) 支路度量计算单元(BMU)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 要完成卷积码编码器的功能,产生所有睛况下的全部卷积码编码; 其次是根据输入的待译码序列,产生对应各跳转支路的度量,也就 是与全部可能的卷积码编码相比较的软距离,送入加比选单元进行 处理. 2.2加比选单元(ACS1 加比选单元是译码器中运算量最大的模块在此单元中,支路量 度与以前所存储的路径量度相加,然后对汇聚到同一节点处的支路 进行路径量度比较,选择一条路径量度最小的路径保留下来,并将 其作为当前的状态度量. 对于(2,1,7)码来说,如果使用传统的译码器,则需要进行128加 法运算和64次比较选择运算,这将占用很多的资源并产生很大的 功耗,因此,中采用ACS单元并行计算,每16状态复用一个ACS结 构,这不仅提高了运行速度而且降低其规模和功耗. 根据基二蝶形模块知道本文中(2,1,7)译码器的加比选模块中的 累加器减少了一半.时钟频率减半,并且减少了复用次数,降低了 ACS单元的复杂度和功耗,从而提高了译码器的性能.图1基二蝶 形单元(ButterfllyUnit)t41. 2.3幸存路径管理单元(SMU) 幸存路径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在每一时刻存储加比选模块 Sj+2~2 图1基二蝶形单元 (墨-j.) S2j $2j+1 (1) 图2译码器的仿真图 输出的每一状态的幸存信息,通过这些幸存信息得到每个状态的幸 存路径.选择其中一条合适的幸存路径,从而得到译码输出. 该模块的实现主要有RegisterExchange(寄存器交换)和Trace Back(~溯)两种算法四.由于寄存器交换算法比回溯有更小的译码延 时,RE法中幸存路径寄存器记录了幸存路径所对应的解码信息,也 就是译码输出.采用这种方法消除了根据当前状态往前追踪的必 要,因此寄存器交换提供了一种速度很高的译码操作. 3仿真验证 本设计利用VHDL语言进行RTL级描述,用ModelSim6.2b进 行仿真,选用Ahera公司的FPGA器件StrattxIIEP1C2OF400C7, 用QuartusII7.2进行综合布线.仿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