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第1讲数学课程(含绪论).ppt

发布:2017-04-17约4.44千字共1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教学论 课件 宿迁学院 周永安 2011年12月19日 江苏宿迁;数学是什么?;《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目标;绪论? 作为课程的数学教学论 ;组成数学教学论的结构内容 ;数学教学论研究的数学教学是指数学活动 的教学,它是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 的数学学习活动两个方面的统一过程。 ;数学教学论的一些主要研究课题 ;9)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10)数学学习方式与学法的指导; 11)数学教学评价与数学学习评价; 1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13)数学问题解决; 14)数学探究与研究性学习; 15)教师专业化与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 ;4.唐代的教育论著《师说》 5.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 (Sokrates,公元前469~前400年) :归纳 法教学和定义法教学(即“产婆术”) 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 1592~1670):《大教学论》 7.我国最早的数学教育理论学科,叫做“数 学教授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改“教授法” 为“教学法”的主张 ;8. 1979年,北京师大等全国13所高等师 范院校合作编写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总论》和《分论》) 9. 1990年,曹才翰教授编著的《中学数学 教学概论》问世,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理 论学科已由数学教学法演变为数学教学 论,由经验实用型转为理论应用型。 10. 1992年,《数学教育学报》创刊 11. 2003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奠 宙、李士錡、李俊编著的《数学教育学导论》 ;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第一讲 数学课程;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 一、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2、数学新进展对数学课程的影响 数学的发展引发的数学观的变化 数学观: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与态度。 数学是绝对正确的知识汇集——包含有实验、猜想、证明、运算等多种活动 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增加适应学生水平的近现代数学知识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3、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促使学生得到发展。;二、课程结构体系的编排;2、课程体系的具体呈现形式;第二节 数学课程改革历史回顾;§2.2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2.3 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数学教与学的特点;2、存在的问题;3、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数学学习;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剖析;一、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3、充分认识数学的作用;4、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5、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6、关于教学评价;7、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二、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1)第三学段 知识与技能;(1)第三学段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案例:太阳光线下的影子与正切;;(2)第三学段数学思考的要求;(3)第三学段解决问题的要求;(4)第三学段情感与态度的要求;三、具体目标——数与代数 (第三学段);算术数 (小学内容);2、“数与代数”的教学目标; 案例1 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矩形空地上建一个花坛,要求花坛的面积是空地面积的一半,请展示你的设计。;案例2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自己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剧烈运动3分钟,活动结束后,再测量自己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以后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第4分钟后,写成下表:;四个容量相等的容器形状如下:;三、具体目标——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的学习目标 ;(2)“视图与投影”的学习; 案例1 某校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现要将它分成形状和面积都相同的四块,种上不同颜色的花卉,请你帮助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案,分别画在下面三个正方形图形上(用尺规作图或徒手作图均可,但要尽可能准确些、美观些)。(图略); 案例2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也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2)如果限于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 ;2、“图形与变换”的学习目标;(2)“图形的相似”学习要求;3、“图形与坐标”的学习目标 ;4、“图形与证明”的学习目标;“图形与证明”的教学要求;三、具体目标——统计与概率;1、初中统计的教学目标;2、初中概率的教学目标;3、概率与统计的教学建议;实例: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实例;某班四十位同学每人10次实验中成功掷出 “两个正面”的次数;该班同学共计400次实验中成功掷出 “两个正面”的频率;三、具体目标——实践与综合运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