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7章法治精神与意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弘 扬 法 治 精 神
;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
2001年,国家将12.4这一天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并在全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活动。;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理解:(1)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制定和认可)
(2)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 *总结:法律的定义;(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宪法;(一)宪法; 与宪法相关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立法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 ;(二)行政法;(三)民商法; (四)经济法;(五)刑法;(六)程序法;(一)法律制定 ;
法律制定
法律遵守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依法治国的含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 ;◆以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为
目标,合理划分、依法规范各级行政
机关的职权,实现政府职能、机构和
编制的法定化;;◆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
◆改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
◆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的培植,主要的任务是:
◆传播和弘扬民主法治精神;
◆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四类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掌握国家权力、享有民主的国家制度。它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多数人的民主,因此,它是真正的多数人的统治。 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享受,不仅有法律上的保障,而且有物质上的保障。;(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
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自由平等观念;二、自由平等观念;三、公平正义观念;三、公平正义观念;四、权利义务观念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1.从来源看,法律权利与义务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
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即隐
含的、或默示的权利与义务;
2.从内容看,权利意味着自己可以作为或不作为,以及要
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包括自主权、要求权、请求权;
义务则意味着应权利人的权利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
出某种行为;
3.从范围看,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黑格尔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国家安全
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二)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
全、政治稳定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
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
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
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三)新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1、政治安全、国防安全
2、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案例:非法获取中国国家秘密 美籍华人 方复明被判刑(2002-03-2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