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晴兴高速公路T1合同段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复核:
审核:
2010 年6月10日
目 录
一、编制说明和依据
二、工程简介及项目周围现状
三、指导思想及水土、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建立水土与环境保护机构及分工
五、施工中水土、环保措施及经济技术保证措施
六、污染物管理措施
一、编制说明和依据
晴兴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高速公路规划》(678网)中“六纵”毕节至兴义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它纵贯黔西南州,布局在晴隆(普安)~兴仁~兴义(万屯)这个矿产资源富集的走廊上,不仅拉近了省会贵阳与黔西南州府兴义的时空距离,同时也是联接沪昆、汕昆、杭瑞、夏蓉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联线。并在贵州西部形成北联四川、南下北部湾、西出云南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捷通道。因此,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建设不仅对黔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我省加快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确保工程顺利展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云南省有关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文件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项目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简介及项目周围现状
晴兴高速公路T1合同段起于黔西南州普安县与晴隆县交界的沪昆高速(G60)新寨河特大桥的西岸,桩号为K0+000,止于扒山田隧道,终点桩号止点K18+600,路线全长18.6公里。
本合同段路线沿线跨越的河流均较小,主要属珠江流域北盘江、南盘江水系,主要有西泌河、新寨河、干河、南冲河、马路河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90 天,年平均降水量1560毫米。气候温和,冬不甚寒,夏不甚热,雨季为6-7月。岩溶发育,降水渗漏,地表干旱,干湿气候分明,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杉木等,森林覆盖率19%。路线在布设时已尽量与沿线地形、地物、环境及规划相协调,避绕村庄及人群集中的地方,少占耕地、减少拆迁,严格控制填挖高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本合同段路线经过位置占用地998亩。
三、指导思想及水土、环境保护的目的
(1)指导思想
首先教育本单位干部、职工、施工人员、民工队伍从思想上认识
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和生产建设上的重要意义,认识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更为
了后代子孙的长远幸福,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切实可
行地采取各项措施,把各项实际工作做好。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
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农村的经济
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针对水土流失的
特点,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对林地、旱地等流失
轻微但存在流失潜在危险(坡度在15o以上)的,采取“预防为主”
的保护措施,对新石场的开发建设项目,应视为重点防护区,加强预
防保护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四、建立水土与环保机构及分工
为确保本工程水土与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保证,本项目特地建
立了水土与环保领导小组及机构,组长由项目经理周仕文担任,副组
长为总工杨杰,副经理黄书海、李中元、李胜强、全成、郑国、王安祥担任。常务为薛田伟负责日常工作,组员由下列部门组成并分工:
工程科林茂负责对工程中有关水保环保的具体措施的策划实施和监督。
财务科胡焰提供必要的专用资金的安排和供用。
安全科李玉梅负责担任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和驻地建设部分的水保
措施的实施。
机料科刘江负责对水保环保物资的保障供给及采购活动。
五、施工中水土、环保措施及经济技术保证措施
1、在修路、筑路的过程中,对造成破坏地貌和地面植被的施工点,提出要求制定水土保持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对需破土动工的地方,施工前要采取预防措施,竣工后及时修复,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对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不合理的施工活动,在计划中应坚决制止。
为了有利于保证安全,降低造价,一般情况下应先治坡面,后治
沟底;先治支沟,后治干沟;先治上游,后治下游。在某些具体情况
下,需要采取相反的作法时,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确定其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方可采用。
2、根据各个类型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效益,确定其实施顺序,对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淤积下游水库、河道,危害较大的区域,应优先安排实施,对虽然危害不大,但投入少,开发利用效益大的区域,也应优先安排。
因地制宜的布设蓄水型或排水型防护工程,防止水流下沟;保持
种草主要在水土流失的坡地上实施,选种抗逆性强的优良草种。
3、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实进行记录,作好施工日志:一是现场情况的记录和描述。二是当天监理工程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