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与文明施工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南省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大坝、围堰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NZD/C3) 投标文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
16.1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6.1.1
做好施工环境保护、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及其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是本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本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将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要求,承诺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依据我局按GB/T24001:2004标准建立、实施,并通过认证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并运行。项目部按照我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立二合一体系,在第十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已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综合叙述,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大纲中,对环境管理进行了策划。主要方法是通过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措施进行管理。依据我局“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的天地”的环境管理方针开展有效的控制。(环境管理方针说明:环境保护—采取措施节能降耗,遵守法规,保护环境,预防或减少污染,做到各类污染达标排放。营造绿色的天地—严格要求,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提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建设绿色环保的水利水电、路桥、市政建筑、安装工程,让我们为自己和人类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本标工程情况及环保要求,工程开工前组织相关环保部门、人员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制定《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制定具体措施加以控制。
1、总结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预计本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渗透地下水排放;
(2)水土保持;
(3)废气、有害气体排放;
(4)噪声控制;
(5)生态、地质、社会环境;
(6)卫生及人群健康
(7)化石及文物保护
(8)交通
(9)固体废物(弃碴、废材料和配件等)排放;
(10)废油处理;
(11)生产生活垃圾;
(12)各种材料的消耗及水、电、配件等的消耗。
2、在工程施工中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合同要求和我局制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管理规定》,项目部将细化并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方案和制度,达到以下环境保护目标:
(1)空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施工弃渣:所有施工弃渣严格按招标文件指定碴场和堆存方式弃存。弃渣场统一规划,提前建设,设置排水、拦渣设施,确保下游河道、耕地不受施工污染,弃渣完成后尽可能用土覆盖,以便绿化和耕种再利用,我局在四川田湾河项目部已有先例,并得到环保部门的好评。
(3)开挖边坡:土石方明挖工程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规定进行。不超出和随意扩大植被清理范围,边坡开挖结束后对土质边坡进行绿化。
(4)绿化整治:工程范围内的绿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完成一个施工项目,绿化一个项目,整体上做到边施工、边绿化;工程结束时,工程范围内可绿化部位的绿化覆盖率为100%,以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
(5)污水处理:建造施工、设备清洗、污水处理池(站),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不受污染。生活污水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合格后排放。
(6)废油处理:各废油产生点设置废油收集池或筒;对废油进行专门的回收处理,不随意排放,按我局环境管理体系的程序进行。
(7)噪声排放:因工程处于特定场所,噪声主要是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有危害,噪声控制顺序考虑:从消除—降低—隔离/屏蔽—个体防护上制定措施,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规定。
(8)节能降耗:根据我局《节约能源和资源控制程序》要求,制定节约措施和管理方案,并通过教育提高员工节约意识,控制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通过对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加强成本控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