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批:
广东华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东莞市益田—大运城邦三期(商业)监理部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录
岩土工程勘察情况概述……………………………………….2
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依据……………………………………….4
质量控制的预控措施………………………………………….5
四、 各工程的质量标准及监理检查控制措施…………………………………………………………. 7
(二)基坑支护…………………………………………..12
(三)集水明排措施……………………………………..20
五、 各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20
六、 巡视检查………………………………………………………....21
工程及岩土勘察情况概述:
1.工程概况:
(1)场地位于东莞市风岗镇官井头村,本期建筑为其商业部分,主要包括4栋塔楼(楼高27—30F)、群楼5层,地下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2)坑深度约9.00~10.50米,基坑周长约563米,根据区域工程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破坏后果及场地复杂程度等判断: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RO取1.0。
基坑加固设计方案:
(1)基坑开挖深度为9.00~10.50m,基坑开挖尝试范围主要为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全风化凝灰岩和强风化凝灰岩地层。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地质情况及基坑开挖尝试,并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1-1、3-3、4-4、和6-6剖面采用桩锚支护,支护桩为Φ800@1800旋挖灌注桩,锚索为4﹡7Φ5预应力钢绞线;2-2剖面因基坑开挖张离二期地下室外边线较近,先沿二期地下室外边线开挖至二期地下室底板标高处,再采用放坡土钉墙支护方式;5-5剖面按1-1放坡土钉墙支护方式,说见设计方案图纸。
变形监测:
(1)支护工程安全等级确定为二级,基坑监测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观测点的布置应能满足监测要求,基坑开挖影响的范围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一般从基坑边缘向外2-4倍开挖尝试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均为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影响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小于两次。
(2)施工的时候需要避免过度降低基坑水位,加强监测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各种变形检测,基坑围护结构、交通疏解道路路面及相邻房屋应加强施工检测。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3)监测点布置:详见监测平面图。观测点及基准点在坡顶开挖整平后设置,并在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
(4)观测频率: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两次的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两天或每开挖一层(开挖深度1.2m)观测一次;基坑开挖支护一个月后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0天;下大雨天或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如坡顶超载显著增加,超过设计允许值)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开挖毕和桩基础施工完且变形已趋稳定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不少于每个月一次;当基坑回填至一半以上时,可结束观测。如发现变形发展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当变形急剧发展、出现破坏预兆时,应对变形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变形发展趋势和准确判断基坑安全性状。
(5)监测项目报警值:坡顶水平位移和周边地面沉降不得影响相邻构筑物、各类管线的正常使用或差异沉降允许值。具体要求见下表:(H为基坑开挖深度)
内容 允许值 坡顶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 0.004H且不大于50mm 周边地面沉降允许值 0.003H且不大于40mm 基坑周边变形警戒值:每天发展不得超过5mm,且总变形不能超过允许值的75%。
建筑物倾斜允许值i0.002。
对于在沉降稳定后,又突然有沉降的建筑物或者管线,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2.岩土工程勘察情况概述:
(1)地形地貌特征:场地位于东莞市风岗镇官井头村,原始地貌属剥蚀丘及其边缘地带地貌单元。勘察期间,场地已平整好,地面地势较平坦。
(2)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场地自上而下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土层主要有填土层、坡冲积层及残积层,基岩为白亚系凝灰岩(K)。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性质及其颁布特征自上而下具体分述如下:
填土层(Qm1)
填土:灰黄、灰褐色,填料以粘性土为主,稍湿,松散。
坡冲积层(Qd1+a1)
粘土:浅黄、黄白色,土质较纯,可粘性较缋,湿,软塑。
粘土:黄褐、黄红间白、浅红色,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土质均匀性较好,可粘性较强,湿,可塑。
粉质粘土:灰黄、黄红色,坡积成因,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夹砂砾粒,土质均
显示全部